第12章 杜长龙败北(第2/2 页)

回来后,她告诉秦志远,宋大成话里话外的,在询问秦志远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

这是什么意思?

秦志远皱起了眉头。

临近中午,一个小道消息开始流传,杜长龙在跟蔡生的斗争中败下阵来。

原本,杜长龙想把蔡生运作到其他地方任职,而他接任乡党委书记。

但根据小道消息,他已经明确要去县直任一把手。

看起来这是高升,但实际上,如果没有特殊机遇,他的仕途将变得十分渺茫。

现在干部选拔的模式,越来越注重“三化”,即“年轻化、基层化、专业化”。

一般来说,想要担任更高级别领导,一般都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考虑。

一是干部选拔年轻化。

二是干部选择基层化。

三是干部能力专业化。

也就是说,选拔干部,将会对干部的基层工作履历和相关任职经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没有地方主政领导资历,想要晋升更高级别领导,尤其是晋升正职领导,基本不可能。

在履历类似,专业能力相近的情况下,将会优先考虑年轻干部。

蔡生有乡党委书记的任职经历,这是有优势的。

将来哪怕是出任县直局行一把手,也只是丰富他的履历,甚至会让他更有竞争力。

但同为正乡镇科级干部的杜长龙,缺乏主政一方的任职经历,将来就会遭遇天花板。

哪怕他将来有机会升为县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也会止步于副处级。

四大正处级岗位,基本与他无缘。

蔡生作为徐高原一手提拔起来的铁杆,本就很有优势。

如果蔡生一直待在营子乡,他杜长龙就不要想什么出头之日。

而蔡生想要完全掌握营子乡,就要把他弄走。

到时候,只要弄一个自己阵营的人上位乡长,杜长龙那些手下,根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那时候,蔡生才可能独掌大权,做真正的土霸王。

秦志远跟往常一样,只带着耳朵,没带着嘴巴。

大家说就说吧,他毫不在意。

可没想到的是,杜长龙竟然找他了。

乡长没给他打电话,而是给他发了个短信息,约他今晚一起吃个饭。

如果没有听到这消息,秦志远或许会拒绝。

可听说杜长龙在斗争中败北,或许多少有点同病相怜,他鬼使神差的答应了。

这事儿,他连孙雅都没告诉,只是说今晚跟个朋友聚聚。

六点半,秦志远骑着摩托车,去了隔壁火星镇长乐酒店。

没想到,竟只有杜长龙一个人。

看看偌大的包厢,再看看八人份的餐具,秦志远知道,今晚杜长龙请的,绝不止他一个人。

“小秦,没想到我杜长龙只请到你一个,哈哈。”

杜长龙的笑容有些苦涩,有些自嘲,更有几分凄凉。

秦志远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候说深了,交浅言深,说浅了,显得没有诚意。

“乡长,去向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