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唐的匠人(第1/2 页)

喜唐 微微的薇 239 字 2024-06-08 05:33:28

对付火药的办法要么用水使其受潮,要么用火使其爆炸,两者满足其中一个,就能让它失去原本的威力。

可当初在做的时候颜白就怕受潮,选择了用铜管子,里面还垫着一圈的桐油纸。

正因为此,颜白才敢搁在床底的砖块下, 在交到剪刀手里的时候,他们一群人又进行了改进,那个配方颜白都不知道。

剪刀自信满满地说,这个配方泡在水里都不会受潮,这是来自宫中大匠的绝顶手艺。

他说这话颜白还是信的,在颜白眼里大唐顶级匠人的手艺,尤其是能混到宫里任职的匠人,在颜白看来已经是近乎“道”一般的存在。

青雀腰上挂着的那一朵银制莲花,人站在三米之外对着它吹气,花瓣都可以摇动,佩戴它走路就像身上挂着一朵刚采摘的莲花一样。

活灵活现。

这种顶级的奢侈品,颜白认为就算搁到后世,用机器做也不一定做得出来。

说到匠人颜白就是一肚子火气……

大唐匠人是受工部直接管辖,多少人,多少户都登册在籍,随时听候朝廷的召见,控制的极为严格。

说来也气人,明明是最有本事的一群人,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供勋贵以及统治者奢侈性的消费。

精美的金器,华丽的宫殿,等一切看起来十分具有美感的东西物件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其实,他们在技术上更是了不得,如力学、几何学、光学等诸多科学内容他们都有自己的经验总结和实践。

玄奘送给自己的那些书里面都有记载,不过简而概之,就一句话概括,怎么做只字未提,让人恨得牙痒痒。

例如《墨经》中所提出的”端“、“尺”、“区”、“穴”等概念,就和颜白后世几何学上的点、线、面等概念相近。

墨子和其学生早就做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都开始研究光沿直线传播的奥秘了。

老祖宗们都牛成这个样子了,可现实呢,这些东西在大唐主流中是上不了台面的。

大唐律明确地说: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不仅做不了官,更是被列为杂类,身份低微的可怜。

更是被当作“礼物”,今日送这个小国一个,明日送那个小国几个,一个和亲,数千的匠户就成了别人的。

然后别人用着大唐匠户带来的技术,改变自己国家的衣食住行,在某一日大唐疲软时候过来,它们就露出了獠牙,狠狠地咬一口。

颜白不喜欢把自己家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的习惯,因此在打完突厥之后,颜白没有要草场,没有要地方,也没有去要那些价值万金的宝马良驹。

就要了那些被当作陪嫁礼的匠人,带回了颜家庄子,落了户籍,他们摇身一变,由匠户变成了农户。

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工部,工部就管不了他们了。

在众人看来颜白这是傻透了的行为,只要这些贱民,他们除了能干活,分地,缴纳地税,做些手工艺之后还能做些什么?

不过一想颜白是颜家人,有这样的行为大家也就能理解了。

颜家的追求在学问和做人的德行上,自孔子死后,儒分八派,“颜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重于立德。

颜家的不朽就是在于立德上。

可在颜白看来自己是瓜分突厥那些人里面最大的一个仓鼠,大赚特赚,他们明明都仰仗匠户带来的便利,却又看不起匠户。

从仙游走的时候他们正在改河道,研究如何实验把水车和磨坊还有打铁连成一个整体,可以锻铁,可以磨面。

颜白把自己知道的那些知识全部讲给了他们,水泥他们都搞出来了,颜白不信一群人搞不出来这个。

时间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