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升官赏赐(第1/4 页)

云临渊的威慑力还是有的,往那一站,许多平日里喜欢讲讲悄悄话的人都不敢吱声了。

“陛下驾到!”大太监曹公公现身大殿,捏着嗓子高喊一身。

齐皇一身明黄色龙袍,大步走上龙椅,缓缓坐定。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比较繁琐的朝会流程,大齐礼制相当健全,因此朝会流程还是相当多的,好不容易走完了流程,才进入了正题。

大齐朝廷除了一些特殊部门之外,主要也是分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兵部、工部六部,上面有宰相统管。

这些时日六部的工作重点都是在即将开始的北伐之战,大家都处在紧锣密鼓的备战当中。

之前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备战都是悄悄进行的,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实情。

随着玄镜卫打赢了北境之战,肃清了国内大部分的草原探子,这些行动也不用这么低调了。

当然了,玄镜卫也不敢保证所有的探子都清缴干净了,但是现在整个边境线都被封锁,就算还有漏网之鱼,想传消息出去也非常困难了。

情报是有时效性的,等情报传到草原人手里,大齐的铁骑说不定都已经大军压境了。

今天的朝会确实是不一般的,齐皇挨个点名六部,要他们挨个汇报各自负责的事情进度,对于进度不够的,下达了死命令,规定了必须完成的时间。

长达一个时辰的汇报和安排让所有参与朝会的大臣都是心中凛然。

他们已经听出来了,一个月之后,陛下就准备发兵了!

“想必你们也都听出来了,北伐之事是朕即位之时就心心念念的事情。朕励精图治这么些年,北境边境上驻守的将士们苦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见分晓的时候了!

草原蛮族蛮横无礼,野心勃勃,向来觊觎我富饶的中原大地,屡次掀起大战,劫掠我大齐边境!朕以忠孝仁义治国,欲教化而不得,实在有负祖宗教化天下之志向。

一月之后,朕将御驾亲征,与蛮族决战于北境,彻底为大齐绝灭这个后患!”

齐皇的声音威严而又坚定,御驾亲征本是一件大事,皇帝哪能轻易离开天京城呢?

这其中牵扯到的事情都是很重大的,因此哪怕是历史上发生御驾亲征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

一般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会有大批量的御史台言官跳出来反对的。

郑长安在朝臣之中淡定旁观,这种场面他在前世的电视剧里见得多了,一群人跳出来以各种理由反对。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人反对。

朝臣之中确实爆发了一阵阵的议论声,但是无人开口反对,仿佛都默认了这个事实。

当代齐皇对朝堂的掌控力度,确实超越了历代先辈。

郑长安暗中观察众多大臣们的反应,包括那些御史台的言官在内,虽然有众多议论,但是都是在说一些类似于“果然如此”、“这下咱们的责任更重大了”之类的废话。

没有一个人出言反对,甚至没有人觉得应该反对。

或者是不敢表达出反对的意思?

毕竟云临渊在场呢,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天境强者的耳朵,而他云临渊本来就是干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儿的。

这个大齐帝国的画风,和郑长安想象中的,确实不太一样啊。

“好了,肃静!看你们这样子,估计是没人反对了,那么,现在还有一件事要说。”齐皇出声制止了大家的议论,表情严肃认真。

“数月之前,白马水师叶东流野心勃勃居心叵测,身受皇恩而不知报。幸得镇国公之孙郑长安路过白马郡,发现了他的心怀不轨,又和玄镜卫通力合作,才擒下这背主之徒!这场通敌叛国案里,郑长安是出了很大力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