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长孙无忌的幸福的烦恼(第1/2 页)

除此以外,还有农业,还有医药,还有造纸等方方面面,都是由大唐为中心,向四周的国家扩散的。

封建社会的君臣们,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把这些小国家,当成了一个对手。

不知道这样做,是在给未来的自己培养一个敌人。

秦羽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此前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他都进行了严格的保密,还有技术封锁。

不但官方封锁,就是工匠们也要他们进行保密,不然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加上必要的一些措施,总之就是要进行严格的技术垄断,作为大唐独有的黑科技。

胡商们如果敢有人刺探这些秘密,就直接把他们送入刑部的大牢。

一辈子就在大牢里面待着吧。

源源不断的铁矿石运送到的钢铁厂,然后开始炼钢,打造成火枪火炮。

大唐就可以藐视一切敌人了。

视察完了钢铁厂,回到秦府的时候,已经是天黑,却见长孙无忌和秦叔宝正在喝茶。

秦叔宝问道:“钢铁厂建设的如何了?”

即便是一个一窍不通的武将,也知道,真有如此产量的钢铁厂建成的话,对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

长孙无忌在里面只有一一点点份额,对此很是愤愤不平。

场地是他的封地,工匠都是他家的,可以说,所有的基础都是他家的,结果却只占有这么点份额,他能高兴就见鬼了。

秦羽道:“已经建好了一个炼钢炉。”

唐朝的基建能力,跟后世是没有办法比的。

能够在大半年的时间,就建好第一个炼钢炉,这也就是秦羽能做到。

长孙无忌有些失望:“就建了一个炼钢炉,那能够产多少钢?你不是拿我家的钱打了水漂了吧你?”

秦羽点头道:“确实很少。”

由于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一个炉子也就能够炼五千斤的钢铁,确实有些少。

平炉炼钢在后世已经是被淘汰的东西了,这个炼钢方式的缺点相当的明显,原料的消耗比较大,耗费时间,一炉子钢需要炼六个小时。

然而大唐现在只能使用这个技术。

对于这个产量,秦羽是相当的不满意。

也就说是一天,十二个小时,炼两炉子钢,也就能够炼一万斤。

秦叔宝叹息道:“哎,一天炼多少?难道还不如军器监?”

秦羽摇着头叹息的更加厉害:“真让人失望啊,一天忙活六个时辰,也就能炼一万斤钢材,实在是太少了,必须多建几个炉子才行。”

长孙无忌直接一口茶喷了出来:“噗,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说一天累死累活,忙活六个时辰,也就炼一万斤钢,怎么了?”

“你可知道一万斤是多少?军器监几百个工匠,一年也就炼五千斤,你一万斤还嫌少?你敢耍某!”

秦摊摊手:“一万斤难道很多吗?”

长孙无忌黑着脸:“你问问你族叔,一万斤多不多?”

他之前的愁眉苦脸一下子都不见了,仿佛无数的铜板正在朝着他飞过来。

他再也不嫌份额少了,这个产量,他那一点点份额,得到的回报也已经是天文数字。

秦叔宝也兴奋地喊道:“大唐再也不缺钢铁了。”

虽然没有份额,但他也高兴的很。

秦羽并不是不想给老秦分点份额,但是没有合适的理由给他。因为长孙无忌能够插一脚,主要是他家里有合格的工匠,还有土地可以用来建工厂。

秦羽有点看不懂这两个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