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荡气回肠(第1/2 页)

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yp卿卿 124 字 2024-06-11 08:28:22

待的朱雄英这样一首诗词落下以后,朱元璋惊叹一声道:“好,好,好诗呀。”

这番话落下以后,朱元璋激动的挥笔泼墨,短时间内就意气风发的将这一首诗词书写出来。

完了后还心满意足地说道:“大气磅礴呀,好诗,好诗······”

朱元璋拍着朱雄英的肩膀说道:“这首诗词,爷爷很喜欢,你能从爷爷的话语中,悟出这样一首诗词,爷爷很骄傲。”

朱雄英笑道:“诗词歌赋不过就是代表一种心情,这首诗词孙儿也是感觉到爷爷对于古往英雄的感慨,才思虑出来的。”

朱元璋拍着朱雄英的肩膀说道:“你呀,自己去玩吧,爷爷也要去忙些国事了。”

今日的朱元璋是激动的,也有些失落,但更多的则是感慨。

自坤宁宫偏殿离去以后,朱元璋就遣人请来了魏国公徐达和中山候汤和。

待的两人落座以后,徐达便说道:“上位今日咋看着心情不利索呢。”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道:“咱大孙作了一首诗,听完后,咱心里是无限感慨呀。”

:“皇孙镇厉害呀,八岁就作诗了,臣家中那臭小子十来岁了整日斗鸡遛狗,打架斗殴。”想起家中的儿子,汤和那是咬牙切齿。

朱元璋沉声说道:“你的儿子能和咱大孙比吗?咱大孙不仅作了好几首诗,还给咱出主意解决云南土司问题,解决蝗灾的问题,而且最近还弄什么剧场,准备将那梁祝的故事搬上舞台呢。”

:“你们可不知道呀,那梁祝印刷成书籍极其的赚钱,刚开始首日仅赚了一千两,随后每日都赚五千两,甚至是七八千两,简直就跟捡银子似的。”

徐达惊呼一声道:“臣也知道梁祝颇受欢迎,没想到竟然如此赚钱,皇孙真是厉害呀。”

:“臣妇人和几个妾室最近也着了迷似的翻看梁祝呢,没想到竟然是皇孙撰写的。”汤和说道。

:“哎,谁说不是呢,自打咱大孙从鬼门关走了一趟以后,这脑袋瓜子就聪敏许多,搞得咱有时候都觉得不如这小子。”朱元璋开口说道。

徐达笑道:“皇孙如此聪慧那是圣上的福气呢,咱的孙子要是这般聪慧,咱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嘿嘿,说的有道理,相比一下,臣家中的孙子都该扔了喂狗。”汤和附和道。

朱元璋端起酒碗说道:“其实呀,咱心里挺高兴的,太子孝顺,处理政务那没的说,如今大孙也天性良善,而且还及其聪敏,也没得说。”

一碗酒水下肚,朱元璋将写出来的临江仙摊开以后说道:“瞧瞧咱大孙今日作的诗。”

徐达与汤和纷纷抬眼看去,细细念叨一番以后,徐达惊叹一声道:“这,这,这诗真的是皇孙所作?圣上可莫要诓骗臣等。”

朱元璋笑道:“咱是皇帝,皇帝能骗人吗?”

徐达喃喃自语道:“说的对呀,皇帝不能骗人,可这般诗词老气横秋,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貌似不像是八岁的孩子所作出来的呀。”

朱元璋缓缓说道:“你不知道,咱给那小子说了咱与汉高祖刘邦之间有何不同,大孙说咱比汉高祖厉害,咱大孙说汉高祖身边有一群谋臣武将,咱身边也有一群谋臣武将,说完后咱就感慨了一番,没成想大孙就读了这样一首诗。”

徐达说道:“这首诗豪迈的同时又有些悲壮,既有古往今来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似乎隐含着对名利的淡泊、轻视,难不成皇孙有其他的想法?”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咱大孙心里怎么想的,咱是一清二楚的,什么淡泊名利估计他是没这种想法的,毕竟他要承继大统,只不过是作出来的诗,符合那些书生们的气质而已。”

汤和说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