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商讨细(第1/2 页)

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yp卿卿 124 字 2024-06-11 08:28:22

:“婺源人、国子监学子詹徽,拜见太子殿下。”

詹徽?洪武后期政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明史》曾言詹徽有才智,刚决不可犯,勤于政事,为帝所奖任。

意思就是詹微很有才智,性格刚烈,办事这方面不错,皇帝也很信任,唯一不足的就是脾气有点倔,但凡认可的事情,就一定回去做,即便别人在怎么说,他也不会轻易的回头。

捡到宝了,刚来就捡到宝了。

朱雄英很兴奋,看着詹微一脸严肃的样子说道:“孤知道你,翰林学士詹同之子,自小就学识不错。”

詹微面无表情说道:“在下试问学识才情方面远不及皇孙殿下。”

张筹说道:“殿下或许不知,您所作的《大明少年说》这篇赋,目前已在国子监流传,所有学子那是备受鼓舞呀。”

朱雄英笑道:“才疏学浅,让诸位耻笑了。”

:“在下淮安人杨靖拜见殿下。”

朱雄英开口说道:“孤也识得你,洪武九年的进士。”

杨靖压根没想到朱雄英竟然会认识他这么一个普通人,激动地说道:“殿下说的对,在下正是洪武九年的进士。”

:“在下王宗远拜见殿下。”

:“在下候庸拜见殿下。”

:“在下章顺举拜见殿下。”

朱雄英挥手说道:“不必客气。”

候庸也是洪武后期的名臣,曾经与詹徽一样参与了对蓝玉之案的审问,只不过,现在朱雄英出现,蓝玉的事情自然也会避免。

朱雄英与五人简单交谈一会儿以后,就领着众人来到了坤宁宫偏殿,如今的这里,似乎已经成了朱雄英办公的地点。

刘伯温与宋濂业已喝了几杯茶了,随着众人落座以后,宋濂看着刘伯温说道:“为兄要恭喜你,有如此出众的学生了,如今天下各地都在传颂殿下所作的赋,你这个先生也跟着喜气了。”

刘伯温笑道:“你应该知道,殿下之所以如此出众,并非是我的原因。”

朱雄英开口说道:“没有先生平日里耳提面命的教诲,学生如何作的出那样的赋。”

刘伯温捋着胡须说道:“殿下本就聪慧,为师不过是提点一二。”

聊了些闲话以后,朱雄英看着众人说道:“如今天下百姓的生活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些人,比如白莲教就利用这一点蛊惑百姓加入他们,导致很多百姓无心思从事生产劳动,一门心思跟着白莲教余孽做些谋反做乱的事情,其实孤对于白莲教这种邪教很反感,然而朝廷又不能大动干戈的去围剿他们,倘若是大范围的围剿抓捕,那么就失去了民心,所以与圣上,太子商议以后,决定开办报纸。”

:“所谓的报纸,其实类似于邸报,只不过呢,邸报是当地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朝廷揍议等文件,然而孤现在所说的报纸,面对的则是天下百姓。”

:“如今由朝廷出面发行的报纸,主要具有引导性的,比如我们可以撰写一些白莲教蛊惑人心,意图谋反做乱的事情,或者是白莲教搞得百姓家破人亡等等负面的事情,当百姓们看到这样的报道,就会觉得白莲教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慢慢就会疏远。”

:“报纸上呢,也可以记载一些朝廷廷议的内容。比如近期的劳役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当百姓们通过报纸提前了解到朝廷的各种政策,那么对于百姓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情,假如有人反对的时候,咱们也可以把事情的具体经过详细记录在报纸上,比如廷议时,某某官员不同意颁布这样的政策,那么诸位想想,某某官员会有什么后果?”

刘伯温笑道:“若是这样,某某官员只怕就要倒霉了,朝廷不把他怎么样,百姓就要把他骂的狗血喷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