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买铺子 谁知道今天去……(第1/3 页)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将月去 73 字 2024-02-18 07:07:01

沈羲和出去三个多月了, 隔几日顾筱就能收到一封信,都说见字如面,读着信, 好像真能看见沈羲和一样。

可她能认字识字,孩子不能呀,沈羲和再不回来, 孩子都不认爹了。

白日其实想的不多,因为沈诚也不在家, 她和郑氏就一块做衣裳。

郑氏盼着生个男孩,所以做的衣裳都是深色, 就算生女孩也不怕,深色衣裳禁脏。

顾筱做的都是藕荷, 丁香紫,鹅黄的, 上面绣上花花草草,小猫小狗, 样子也不是盛京城小孩穿得样子。

而是裤衩半袖长袖,有从中间开的,缝扣子, 还有套头的,穿着方便。

反正小孩子, 蹭上的脏的东西就得脱下来洗,半袖裤衩还挺实用的。

冬衣顾筱也给做了几身,脖领和袖口都缝了兔毛, 杏色的小袄穿上一定好看极了。

郑氏针线活不太好,做出来的有点糙,好在陈氏给做了不少。

做好的衣服洗干净晒干, 上面满是阳光的味道。

除了衣服,还要准备小被子,小褥子,尿布,给孩子用的碗勺。

沈家不是大户人家,家里也没个下人,孩子是要自己带的。

肚子大了郑氏就不去食肆和火锅店了,陈氏她们又买了几个人做活,自己就准备食材,试菜试味道,像那些简单的上菜刷碗跑堂的活,就交给她们做。

菜单上又加了不少,木耳和血豆腐。

血试了不少,最后定了鸭血,因为鸭血涮出来最嫩最滑。

火锅店的生意现在也稳定下来了,一天能接待二三十桌客人,两个人过来的,吃个二两多银子,四五六个人过来,吃的就多了,差不多得花五两银子。

现在火锅店一天能赚六十多两,生意慢慢做,招牌打出去,多开几家店,生意不就越来越好了吗。

兴许以后火锅店还能开到南方去。

沈诚去南方没有光顾着倒卖东西,家里做吃食生意,他就分外留意方子,花钱买下来,再让陈氏他们做,做出来味道不差,给食肆添了不少进项,现在都把买方子的钱赚回来了。

食肆赚的是大头,一天能赚一百五十两银子,总而言之,沈家的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顾筱把手工坊的铺子买下来了。

花了一万五千两银子,她手头留了两千两银子应急,欠银庄四千两,一年还完,每月还四百两银子。

属实算得上高息,幸好有多宝阁手工坊每月来钱,不然一月四百两银子,还真不上。

不过能在盛京城有个铺子,也算在这儿站住脚了。

周氏现在手里有一万三千多两银子,开春的时候新买的两个庄子都种了粮食棉花。

她想寻摸寻摸再买点地。

田产是家里的产业,留给子孙后代的基业,比什么都强,可天不遂人愿,四月初,沈大郎去谈续租,东家突然就不租了。

这东家以前还总来食肆吃饭,沈家顾着这层关系,收钱就做样子收一点,还给人打包带着,关系处的相当不错。

试探着问也说明年还租给你们,房租还是这么多,不会往上涨。

谁知道今天去问,翻脸不认人,直接说不租了,让他们初十之前把东西收拾好,赶紧搬出去。

沈大郎本就不善言辞,说又说不过人家,气的脸红脖子粗,“从前吃的都得吐出来,算着也得十好几两银子了!”

陈氏一脸焦急,搬是好搬,可去哪儿找那么现成的地方,找新地方要重新弄装璜,熟客还得重新认。

“是不是想涨房租啊,要是嫌少,可以提一点。”

沈大郎:“我说了房租可以涨涨,但他就让初十之前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