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第3/10 页)

遍地枭雄 王安忆 15 字 2024-02-18 08:03:11

往灶房里吩咐,那厨子又摘了白帽子,提个塑料桶出去,显然是去采买。他们便同小姐调侃,难道驴是现杀的?小姐就说:哥哥这就不懂了,凡蛋白质,冷冻以后营养成份才能凝固不流失,口味也更鲜美,所以,驴肉是在冰箱里的。这一段话里面,她笑了有三次,鼻子就皱了三次。三个哥哥都笑了。等她转身,二王建议给小姐取个名字,就叫尼娜小姐,与著名歌星同名。那两个也很赞同。等上菜的时候,小姐又过来两次,与他们添水,聊天。一回是问哥哥们吃不吃辣,吃到如何程度?他们反问有哪几种程度?小姐说要看怎么说,雅的说法是:微,中,重;俗的说法则是: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这口诀虽不是新鲜的,但由尼娜小姐如此这般地说出,就又有了新鲜的风趣。他们挑选了“辣不怕”,即“中辣”。小姐第二次过来,问的是有没有嗅到驴肉的香。此时,灶房里已起火,烹煮煎炒,店内就有了吃饭的气氛。但客人却依然只是他们一桌,于是,这饭馆以及尼娜小姐,就有些受埋没的意思了。

驴肉是盛在一个瓦罐里端上来的,葱段,姜块,蒜头,红辣椒,绿芫荽,埋着收得很小的肉块,咬在嘴里,筋得很,嚼上一时,确有一股子香味,和猪,牛,羊肉均不同。三毛以为接近狗肉,尼娜小姐听见这种说法,表示了很大的不同意。狗怎么能和驴比呢?狗是最贱气的东西,看门狗,丧家犬,狗吃屎,都是说的狗;而驴,八仙里的张果老骑的是什么?驴!毛豆不服气道:不还有“黔驴技穷”的成语?尼娜小姐逼上来说:那是“黔驴”,张果老的驴是什么驴?中条山的驴!驴和驴一样吗?什么东西都有个上中下品。毛豆不由笑了:“黔驴”难道是贵州的驴吗?恰恰是别处的驴带进去骗虎的,说不定就是中条山的驴!学校里学来的课文不其然间派上用处,毛豆也兴奋起来。尼娜小姐虽然不像毛豆有书本的知识,可也有她来自生活的道理,她立即反驳: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变了,东西自然也要变。二王插嘴:尼娜小姐的意思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驴?大家都笑,她也一起笑,笑过了就问:“尼娜”是谁?二王说:你就是“尼娜”!她说:我偏偏叫“娜尼”!三王接口了:远方的“娜尼”来到这里就成了“尼娜”!因听出小姐不是本地的口音。这一句套得很妙,大家再笑,气氛十分融洽,双方已成熟人。接下来的菜也都是葱,姜,蒜,辣椒,芫荽堆起来,里面埋着鱼,或者豆腐,或者白菜粉条,热腾腾,火辣辣,倒是和尼娜小姐的风格很协调。三人吃出一身汗,十分的痛快。

吃罢饭,尼娜,或者娜尼又新泡上一壶茶,这一回是滚沸的水,茶色很清澈,聊天也变得闲定轻松。他们问小姐是何方人士,听口音很像四川,小姐回答云贵川是一家。又问家中有谁,出来又是投奔谁?小姐回答: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再问读过几年书,初中还是高中?回答是:社会是个大学校。接着是小姐问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回答:四海为家。问他们有什么手艺,发什么财?回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再问来此地有何贵干?他们则回答两个字:随缘!他们是大王的弟子,小姐却不知是哪一门的学生,相谈竟甚是对路。正谈笑间,忽听门外一阵嘈杂,似有无数人在朝一个方向跑,脚步沓沓,响成一片。店内的客人与小姐,还有灶房里的厨子,一并起身推出门去,看人流全往街的深处涌动,里面夹着鸡,狗,驴,马,他们不由也随人流向前奔腾。骚乱起自大帐篷,尼娜小姐——著名歌星尼娜小姐的演出地,只见帐篷处人头耸动。棚内的人一团一团往外出,外面的人无论怎样力争,也挤不进去一个,从门口隐约可见里面有再一种颜色的制服和大盖帽攒动。随了往外出的人赠多,帐篷前空地上也逾拥挤,无数条嗓子在喊着问,又有无数条嗓子喊着回答。二王几个挤了半时,又分别四处问询,各自听来半句一句,再汇拢一起,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