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杨家有女初长成(全书完)(第2/4 页)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354 字 2024-02-18 08:30:43

渤海国境内多山,盛产药材、木材,裴旻让商人无限收购渤海国的药材、木材,令得渤海国国民疯狂的投入药材、木材行业。

渤海国经济之盛,远超以往。

国内百姓富足,过上了奢靡的生活。

裴旻见时机已到,找个借口对渤海国展开经济制裁,停止收购渤海国药材、木材。

适时渤海国七成国民从事药材、木材生意,只是一个月繁华的经济崩塌。

大武艺盛怒之下,起兵攻打辽东。

只是渤海国原是渔猎民族,百姓善战,军事力量不俗,现今因为从事药材木材生意,渔猎老本行早已荒废。

他们对上的正是换防的李光弼。

不过李光弼还不知道情况,仅仅是辽东的守将郝廷玉,他直接以麾下的五千劲卒主动出击,在渤海军还未进入大唐境内的时候,便将来犯的五万渤海兵打的溃不成军,逃回了山林去了,气得想大干一场的李光弼是牙痒痒的。

渤海国经济崩溃,又逢大败,境内百姓怨声载道,反叛四起。

最终大武艺为大臣所杀,派人来请大门艺回国。

大门艺是大武艺的弟弟,是第一代渤海国王大祚荣之子,大武艺同母弟。唐中宗初年,大门艺入唐,留侍宿卫。

开元初年返回渤海,在唐朝生活期间,大门艺受到唐文化熏染、哺育,已经将自己视为一个唐人了。

大祚荣死后,原本意图将渤海国一分为二,分别赐予大武艺、大门艺。

但是大武艺不服,强行侵占了大门艺的领地,还派人刺杀大门艺。

大门艺本就不想当山大王,索性逃回唐朝,还是唐朝的州刺史。

这大门艺回国担任渤海王,无异于将渤海一国拱手相让了。

当然这一切少不了李泌的暗中操作。

政事堂会议结束,裴旻笑道:“诸公,某这里说一件私事,梨园即将重新开张,届时别忘了捧场!”

对于梨园,裴旻也有着别样的感情。

李隆基如果不是一个皇帝,必然是跟李龟年一样善歌善舞的音乐家。

昔年叛军攻入长安城,大部分梨园子弟为安禄山掳掠至洛阳,雷海青、张野狐等人不愿意给安禄山表演祝贺给处死了。

李龟年、李鹤年、李彭年三兄弟与谢阿蛮侥幸逃过一劫。

李家三兄弟去了江南,谢阿蛮去了凉州。

经过年余发展,大唐国力恢复。

裴旻每每念及青羽楼,便有重开梨园的念头,梨园是李隆基精心开办的,就此消失,实在可惜。最终付以行动,派人找回了李家三兄弟与谢阿蛮等梨园旧属,继续以乐营将的身份管理梨园。

经过大半年筹备,梨园正式开张。

与昔日的梨园不同,昔日梨园是围绕李隆基这个皇帝为主的机构,达官贵胄办喜事请梨园过府,需出重金得才可,存在于上流社会。

裴旻并没有这么干,梨园不同于太常寺的礼乐,是弘扬俗乐的机构。

俗乐走的就是流行的路线,大家一起众乐乐才是俗乐存在的意义。

故而裴旻将梨园改造成了类似于青羽楼一样的存在,对外公开演出。

当天夜里,梨园上下云集了万千游客。

达官贵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裴旻也领着一家人来捧场观看表演。

巨大的舞台分为好多席位,裴旻理所当然的包下了整个最靠近舞台的独立雅间。

李龟年的歌喉一如既往的动人悦耳,谢阿蛮的凌波舞较之原来更胜一筹,似空中浮云,又似晴蜒点水。

裴母也忍不住赞叹道:“这家姑娘跳的可真好,比为娘当年可强多了。有一句话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