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第1/15 页)

四十九日祭 严歌苓 89 字 2024-02-18 08:29:49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330135W.jpg" />

<b>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 日/内</b>

史密斯手里拿着几封信从楼梯上跑上来。一面欢快地叫喊着:<b>(英文)</b> 邮政船只从上海过来了!这可是南京陷落后的第一艘邮船啊!

他跑到拉贝办公室门口,把一封信放在拉贝办公桌上,又冲出门,向费池的办公室跑去。

费池正在写着什么,史密斯把一封信放在他桌上。

费池拿起信,看着上面的字迹,眼睛激动了:<b>(英文)</b> 这家伙,总算跟我们联络上了!<b>(他掂量一下信封)</b> 这么重,他也不怕日本人的信件审查?

他急不可待地撕开信封,里面却没有信笺,只有一张照片,一本口袋版的英文浪漫小说。照片上就是一棵歪脖子柳树。

费池大惑不解地向信封里仔细查看:<b>(英文)</b> 这是打的什么哑谜?

史密斯把信封拿过来,查看一会儿,一点点拆开信封的边缘。

在拆开的边缘上,露出一行字:“小说里的文字会告诉你有关柳树的故事”。

史密斯和费池对视着。

费池:<b>(英文)</b> 日本人把我们都培养成谍报人员了。

他打开小说,在第一页上发现了一个被红色线笔圈出的词汇:找到了,我来念,你记。

史密斯拿起桌上的一张纸,一支蘸水笔:好的。

费池:<b>(念着小说第一页的词汇)</b> 昨天下午,<b>(他翻到第二页)</b> 我再次试图……

<b>下关码头附近的树林 日/外</b>

费池念信的声音,伴随着一个男人急促行走的双腿,进入了一片树林。

渐渐地,费池断续的朗读变成那个美国记者的声音。

美国记者:<b>(画外音)</b> 两次失败,都证明了日方现在千方百计地阻挠西方人回归南京。上一次我甚至是在一位日本朋友的陪伴下,但仍然没有成功地说服日本士兵准许我进入南京。相比之下,当时离开南京要容易多了。

字幕叠印在树干和树枝上。

顺着那双走走停停的腿,我们看到机警巡视的乔治·费池。他手里拿着一把短柄铁锨,边走边打量着一棵棵树。

他走到一棵树下,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核对着。

在这张六乘六的照片上,全部景物就是一颗歪斜的柳树。我们此刻记忆起来:那个美国记者曾经离开南京时,因为日军搜查而把胶卷埋在了这棵树下!

美国记者:<b>(画外音)</b> 看来,日本人欢迎所有的西方人士离开南京,是因为在人类向他们讨回公道那天,尽量减少目击者和证人。他们是怕我们的!因此我埋在下关江边树林里的胶卷,眼下无法被取回。鉴于新年之后,就要进入早春,雨水将会破坏胶卷的质量。希望你能够替我找到并且保存这些珍贵的胶卷。

费池断定这就是那棵柳树。他把照片放会口袋,蹲下来,开始在树根部挖掘。

不远处的江面上传来船鸣。

费池用铁锨挖着树根下的泥土,渐渐地,泥土下露出一点黄颜色,他的动作小心起来,一点点地向深处挖掘。

一声悠扬的船鸣。

费池的手从泥土下掏出一个油纸包,他急忙打开,看见里面抱着十几个胶卷。他松了一口气,慢慢站起身,把油纸包放进风衣口袋。

他沿着来路往树林外面走去,突然,他停住脚,叽叽嘎嘎的日语谈笑从远处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