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没 1(第1/6 页)

日本沉没 小松左京 41 字 2024-02-18 08:30:33

4月30日清晨五点十一分,最初的巨大“悲剧性结局”向近畿地方袭来。——这一天,同时又是在世界地震观察检测史上,第一次在西太平洋地区记录下“超大面积震源地震”的日子。这种类型的地震,迄今为止还不为人们所知道。

要在往年的话,直到刚过去的一年之前为止,这一周应该是从4月下旬开始的“黄金周”。连续几天,到处都会出现很多家庭和成群结队的朋友们一起出行的景象,热闹非凡。然而,今年随处可见的,却是因不安和恐惧而脸色苍白、因挨饿疲劳和睡眠不足而面容憔悴的人群。他们提着行李,背着婴儿,手牵幼儿,不分白天黑夜地,没完没了地向集合地点移动。一般私家车已被禁止,只有小型船舶、火车、公共汽车、卡车以及营业用的出租车,才被允许使用。它们昼夜二十四小时,从居住区的集合地点到港口和机场,进行着连续往返运输。为了保障在崩溃、毁坏或塌方不断发生的情况下,道路依然能够畅通,在各地都配备了推土机。

从4月1日开始的这一个月,近畿地方两府四县的三千万人口中,已经有三百五十万人从航空渠道和海运渠道撤离到海外了。取代严重进水的新机场而重新成为主角的伊丹机场,通过比举办世界博览会之前更疯狂的突击施工,终于在4月1日黎明,结束了对因地震受到损害的跑道及地面导航设施的整修,从而达到了能满足重量为三四百吨的巨型喷气式飞机起降的要求。

从4月3日开始,被关闭的地方机场的机械师和地勤工作人员,从日本关西紧急集结起来,终于使机场能够二十四小时工作,一天的起降次数达到五百架次。在远东美军运输部队的援助下,创下了一个月空运五十万人的纪录。

与此相反,海上运输方面,则由于太平洋海岸一侧的沉降和日本海沿岸一侧的隆升越发显著,致使无法使用的码头越来越多。在这样的状况下,船舶装载虽然增多,但其业绩却依然低于计划。大阪港由于此花、大正两个区完全进水,加之变天码头也沉入了海中,所以只能使用安治川、新淀川的上游和堺市方面的码头。在兵库,除了旧神户港和摩耶码头外,御影、鱼崎、芦屋方面的码头,要么已经不能使用,要么就不得不使用浮动码头。在和歌山、三重县的南部,港湾的破坏和损伤特别严重,其吞吐量不及原来总量的百分之十。尽管这样,政府还是全方位地利用长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河口,甚至还使用自卫队和美军登陆用的船艇、矿石搬运用的平底货船和驳船,来保证船运能昼夜进行。一个月运送一百二十万人,这一数字,按观测总部(过去的D—1已被正式改成了这个称谓)的预测,撤离期限紧张地按十个月来估算的话,首先应该说近畿方面是顺利的。当然,近畿撤离计划总部,打算尽量在5月份再提高效率,并计划在高峰时一个月撤退五百万人。另外,近畿总部还接受了承担冈山县和德岛县的一部分居民撤离的任务。考虑到6月份的梅雨,将使航空运送量降低,8、9月的台风将造成整个运送力的降低,必须加快速度才能完成计划。

那一天,4月30日的凌晨,终于等到乘船和乘坐飞机顺序的撤离的人们,从半夜开始便源源不断地向机场、港口集中。还没轮到自己的人,则听从官厅的安排,收拾好身边的衣物和随身的日常用品,准备随时都能出发或紧急避难。在此期间,他们在各自突然间显得荒芜的住所里,经常被连续不断的微型地震吵醒,在不安的浅浅的睡眠中煎熬等待着。

大阪机场周围,不断有大型公共汽车和货车到来,许多人拿着行李默默地走进机场大楼。在机场大楼的入口处前面,搭建了几个帐篷,它的上面放着写有乘机号码的大牌子,人们按照号码去办理登机手续。大楼前出现了长长的队列,警官和职员在那里维持秩序。大人们面色铁青,沉默寡言。由于时间还是清早,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