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零九(第1/4 页)

大秦相国夫人 红姜花 88 字 2024-02-18 08:42:38

109

公元前242年,秦王政五年,国君大婚。

当天下午,赵维桢的马车驶入章台宫。

新君成婚,里里外外自然由太后操持。赵维桢本不需要操心,她需要做的如同其他臣工一样出席祭祀现场即可。

但赵维桢还是来了。

根据《礼记》记载,两家结亲,理应由男方亲自去女方迎亲。但不能让一国之君跑到楚国接老婆,所以赵姬就安排了楚国公主子芈住在咸阳宫,而秦王政则住在了章台宫。

这样,待会天色暗了,秦王直接去咸阳宫迎亲,倒也方便。

赵维桢步入章台宫的寝殿,一进门,就看到少年嬴政已然换上了正式礼服。婚服一如既往为玄色,天色昏暗、火光摇曳,猛一看好似与朝服没什么区别。

不过,若是直面朝臣,嬴政的神态决计不会如此不自在。

过往的嬴政,遭遇追杀时不畏惧、太后逼宫时不动摇,倒是现在娶老婆,反而不自在起来了!

赵维桢忍俊不禁:“怕什么?晚上去迎亲,大家看不到的。”

古字“婚”通“昏”,本就有晚上的意思。先秦时期的婚礼都为晚上开始,并且婚礼为阴礼,不奏阳乐,所以年轻夫妇结合的全程都是没有奏乐的。

“不怕。”

嬴政闻言扭头。

见来的是赵维桢,他一双凤眼里闪过几分得救般的情绪。少年隐隐紧绷的臂膀一下子就放松下来。

他很是无奈道:“我只是觉得一切太快。”

国君自称“我”而非“寡人”,意味着在嬴政眼里,这是他与维桢夫人的私人对话,而非秦王与夏阳君之间的交流。

赵维桢并不惶恐,反而出言调侃:“不喜欢?”

嬴政:“也不是。”

赵维桢:“都提前见过了,没什么想法么?”

少年国君认真地思忖片刻:“生得好看的陌生人。”

行吧。

赵维桢倒也不惊讶。

子芈公主确实长得好看,但倘若长得好看就能俘获国君芳心,那他也不会是嬴政。突如其来的一位未婚妻,之前没见过、不了解,也确实就是一位“长得好看的陌生人”。

“还有。”末了嬴政又为难地补充:“她有点……黏人。”

“嗯?”

这就出乎她的意料了!赵维桢猛然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夫人要我去见见她,我便去了。”少年如实回答:“我去时,她在读《商君书》,说书上很多内容读不懂。我就说你若不懂可来问我,没想到她竟然天天来问。”

“麻烦到你了么?”赵维桢追问。

“麻烦倒是不麻烦,”嬴政说,“反正每日都要去咸阳宫陪陪母后,不过是顺路的事情。”

“那就行。”

赵维桢放下心来,笑吟吟道:“公主找个借口想见你而已。”

“不是借口。”

没料到少年嬴政却是很认真地摇了摇头:“她每日都会将书中不懂的地方誊抄下来,做出笔记过来提问。日日如此,内容不少、也确实是文中难理解的地方。”

嬴政是个好学生,更生性敏锐。如果他说子芈公主在认真读书,那便是真的。

这……不是更好吗!

认真读书的小姑娘,总比大字不认识还不愿意学的好吧。

“既是认真读书,怎能叫黏人?”赵维桢哭笑不得:“你若嫌弃,就派个女官给她。”

“不碍事。”

嬴政想了想宫中女官的水平,觉得还是不要误人子弟好:“刚好我也可以温习功课。”

这就是不嫌弃的意思。

老实说赵维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