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二一(第1/4 页)

大秦相国夫人 红姜花 88 字 2024-02-18 08:42:38

121

公元前241年末,在秦军绝对的威势碾压之下,韩国再也无力抵抗,选择投降。

韩王被迫入秦。

章台宫大殿之内,文臣武将自觉成列,威严宽阔的秦廷鸦雀无声。昔日尊为诸侯王的韩王然,今日如同其他朝臣一般,顶着无数视线绝望地跨过门槛。

他一步一步走到秦王王座之下,双手托起韩国国玺。

“今韩国自降,”韩王深吸一口气,哽咽道,“愿为秦国藩地,求止刀戈。恳请秦王放韩国公卿与百姓一条生路。”

王座上的嬴政,在冕旒之后侧了侧头。

厚重端庄的冕旒遮挡住了秦王的视线和大半面孔,却这挡不住少年国君的身形。王座之下的韩王然惊愕于秦王比他想象得还要年轻,却要比他想象的——不,比他更具冷锐的威严。

当年秦王政即位时,三年之内薨了两位秦王。六国国君与贵族纷纷暗自松了口气,以为秦国的气数到此为止。

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个还未及冠的少年,竟然如此强硬干脆、野心勃勃,比秦昭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

座上的秦王政缓缓点头:“韩国投降,秦国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说着他看向位于前列的吕不韦。

“仲父,劳烦你。”少年国君淡淡道。

听到吩咐,秦相国吕不韦才慢慢出列,走到韩王面前。气度温和的秦相国先行向韩王行礼,而后抬起双手:“韩王,请。”

韩王阖了阖眼。

他迟疑瞬间,但到底松开了手。

传承百余年的国玺,就这么为他交了出去。

——自己就这么成了亡国之君啊!

一时间,韩王然的心情悲愤交织,热泪充盈眼眶。

当吕不韦接国国玺,亲自呈到秦王政面前时,韩王踉跄退后两步,险些就没绷住情绪。

但他不行。

交出国玺只是第一步,纵然沦为丧国之人,可韩王然也得争取最后一分希望。

“韩国既已投降,”他说,“还请秦王高抬贵手。”

秦王政冷冷地看着吕不韦将韩国国玺放在他面前的长案上。

这可是一国国玺啊。

韩王在心中惶恐地想:难道连一国之玺都不能引起这秦王的情绪么?难道打下一国,这少年国君都不放在眼中么?

他,他究竟是不是个人?!

“若韩国不抵抗,寡人也不愿意继续行杀戮征伐之事。”秦王政平静地说:“但接受一国,与接受一座城池完全不同,具体如何接洽,并非寡人一人能说了算的。”

说完,秦王冕旒之下的视线越过韩王,环绕整个正殿。

“列位怎么看?”秦王政问。

“禀王上。”

刚刚复位的吕不韦再次出列,坦言道:“臣以为,韩国既已投降,不可赶尽杀绝。韩国自降为藩国,恐有当地贵族不忿。可暂且不设郡改而留国,供养这一代韩国贵族,至于下一代,就叫他们自寻出路。”

“相国此言不妥。”

吕不韦话音落地,就有臣工出言反对:“没道理用秦国的钱,去养韩国的公卿贵族。何况若是如此样样保持不变。那还打什么韩国,献什么国玺?”

“没说不变,列位同僚且听不韦说完。”为臣工打断,吕不韦也不生气,清隽白皙的面孔仍然噙着谦逊笑意:“除却不韦将将说的那些,虽不设郡,但一切按郡地管理:派秦臣行政,行秦法秦律,改韩制为秦制,货币、度量衡均如此。在韩开设蒙学课堂,教授秦篆、秦书。”

言及此处,朝堂之上的议论和反对气氛才消减大半。

而吕不韦还没说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