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一直是蟒当然好,就怕被人)(第2/3 页)

重生之贵妇 笑佳人 90 字 2024-02-18 08:43:54

葬,随后他也会跟着灵柩的路线北上,巡狩平城。太子要留在金陵监国,所以明明他才是仁孝皇后的亲儿子,却不能同行。

仁孝皇后的梓宫离京那日,诸皇亲国戚、文武大臣都出城跪送。

太子跪在最前面,对着渐渐远去的灵柩,伏在地上嚎啕痛哭。

殷蕙想,至少仁孝皇后是葬在了平城的帝陵,将来能与公爹合葬,而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金陵。

路途遥远,再加上仁孝皇后下葬也要挑选吉日,殷蕙还以为今年魏曕与两个儿子会留在平城过年。

没想到腊月中旬,四位王爷都带着孩子们赶回来了,去宫里给太子、四妃请安复命,然后就回了各自的王府。

虽然是去送仁孝皇后下葬,仁孝皇后毕竟已经走了四年,一家人也服了丧了,这会儿团聚便只管高兴就好,不必哀悼什么。

魏曕就是个闷葫芦,魏衡笑着给母亲与妹妹们讲他们此行的见闻。

平城作为新都,基本已经修建好了,城墙比当年一家人离开时修建得更高更厚,城内街道也更加宽阔气派。

变化最大的是燕王府,现在已经成了皇宫,比金陵的皇宫大了整整两圈。

除了修建皇宫,皇城外围也新修了很多宅子,有的是要赐给皇亲国戚,有的要赐给勋贵大臣。

平城的五座王府与公主府,同金陵的分布位置差不多,只是占地要更大一些,府内的景致也更充满了北地风情。

“既然修好了,皇祖父是不是要迁都了?”魏宁期待地问,母亲经常在她面前怀念平城的好,就连她也是生在平城,是地地道道的平城人呢。

提到这种大事,魏曕才开口道:“还没定下来,不过应该快了。”

殷蕙是最激动的,金陵固然好,一年风景如春,可她怀念北方的四季分明,尤其怀念北方冬日的皑皑白雪。

魏曕还带了平城蜀王府的舆图回来,吃过午饭要歇晌了,他单独陪殷蕙看。

平城的蜀王府几乎是照着金陵的蜀王府修建的,连陶然居都有,三间平房前面种菜,后面栽种果树。

“那边养不了橙树,我叫人改成了柿子树。”魏曕的指腹移到陶然居的后面,解释道。

殷蕙笑道:“橙子、柿子,熟了颜色差不多,也算一样了。”

魏曕看着她的笑脸,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可惜。

澄心堂才是他们夫妻一开始的家,他在那里迎娶她进门,三个孩子也都是在澄心堂出生的。

可惜燕王府变成了皇宫,澄心堂也改成了他用。

四王归来,永平帝却留在了平城过年,儿孙大多数都被他打发回了金陵,只留了一个长孙。

再加上平城已经修建好了,永平帝此举其实就是在告诉金陵的众臣与百姓,他快迁都了。

而且,景和十年是个好年啊,既是永平帝登基的第十年,也是永平帝满六十岁的年头。

换成谁,都会在自己庆六十的这年干件大事,迁都就是这样的大事!

一时间,金陵城内的人心都乱了。

权贵富商们早在永平帝开始修建平城的时候就跑过去买田买地了,这么多年下来,平城的房子、田地是越来越贵,金陵的房子、田地却是越来越便宜。如今迁都就在眼前,更多的官员开始变卖家产,命家人管事先到平城去买地买房。

老牌的金陵世家最不高兴,虽然他们不缺银子去平城买新宅子,可他们的人脉底蕴都在金陵,迁到平城去,他们与新贵有什么区别?更别提,听说平城那地方的冬日冷得要命,春秋风沙又多,哪里比得上金陵的气候宜人?

故土难舍,这波人真是在心里埋怨永平帝没事迁什么都。

有人发愁,自然也有人欢喜,像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