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当丫鬟的第三十四天(第3/6 页)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将月去 99 字 2024-02-18 06:38:35

书,连着几日都在和下面的官员议事,滇省的知守,各地的知府知县也都在此。

顾见舟只是一个翰林修撰,这种事还轮不到他。

仅仅因为他是翰林修撰,也有部分原因是他是永宁侯府的公子。

权贵和寒流一向泾渭分明。就算中了状元也无用。

寒门子弟只会以为他是靠着家中才当的状元。

顾见舟把脑子里这些事抛之脑后,既然那边用不到他,他就去帮百姓做些事好了。

挑水劈柴,煮石灰水把棚子里角角落落都撒一遍,烧热水给老人和孩子喝。除此之外,顾见舟还去河边看了看,河水已经涨过河岸,处处都是泥黄色的水。

顾见舟看的书多,有关水利的看过几本,现在不是疏通河道的时候,只能等雨停。

在天灾面前,人的力量太过渺小。

五月二十八日,吃过饼干的灾民状态恢复了一些,晚上,饿极了的灾民已经能下来走动了。

户部尚书立刻给盛京写了封信,言明滇南的情况,又着重写了压缩饼干的利处。

——每人只吃一块就可一日不饿,可用在军粮上。

这封信百里加急送回了盛京。

五月三十日,安庆帝下旨,命人从各地收购红薯芋头白菜,送往离西北最近的寮城。

同时有二十个宫廷御厨与运粮车同行。

彼时,京郊三万大军已到西北。

顾见山这阵子忙的脚不沾地。

离得太远,他根本不知道任何和盛京有关的消息。把干粮的事和徐将军禀明,徐将军给了一个字,等。

还把锅巴锅盔拿走了一半。

锅巴只剩两斤,锅盔已经吃完了,剩下的锅巴硬的像石头一样。

顾见山就当磨牙用。

他以为能忘记的。

但离开盛京快一个月,每回吃锅巴都能想起她,身上添了两处伤,有时疼的厉害,脑子里就不停地想。

顾见山觉得,把东西都吃完就不会想起来了,但就剩两斤,舍不得吃。

明知道姜棠不会想起他,但还是忍不住想,她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想过是给他做的吗。

肯定想过,不然怎么有甜的。

想过又怎么样呢,她只是想报救命之恩。

而他,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回事。

顾见山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从前他不知道能不能回去,也没想过,死在战场上也好,胡人常来犯,他得守住这片土地。

现在,他除了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还想活着回去,这里的将士,最好都能活着回去。

进了六月,西北还没热起来。

向远处眺望,高山上还有积雪,早晚尚能感觉到一丝凉意。

就还剩两斤锅巴,顾见山收起来不再吃了。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能省一点是一点。

他算着,就算那边有消息,到西北也得半月后了。

徐将军说得不错,唯有等。

六月初,宣礼太监直接来到永宁侯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昭信校尉顾见海于社稷有功,授武略将军。赏赐绸缎十匹、翡翠如意一对、红珊瑚一盆、玉观音一柄……”

顾见海还在军营,家中的男子都在上职,郑氏替顾见海接的旨。

让南雪给了宣礼太监辛苦钱,郑氏妥妥贴贴地把人送出去,这才带着圣旨回了正院。从始至终,云氏都低着头,态度分外谦和。

韩氏和许氏不明所以,待人散了回自己的院子了。三房升官,跟他们有点关系,可关系不大。

赏赐郑氏让小厮送到了宴方堂,赏赐是不少,但郑氏不是眼皮子浅的人,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