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独自生活的第四天(第3/6 页)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将月去 99 字 2024-02-18 06:38:35

里还养了几只鸡,但是得留着过年吃,现在也舍不得杀。

只不过,几个孩子的馋瘾被这碗馄饨勾出来了,吵着闹着要吃肉。

刘大嫂没法儿,还是杀了只不怎么下蛋了的母鸡,炖了一锅,晚上给姜棠捡好鸡肉送去了一碗,“家里也没啥好东西,正赶上杀鸡,给你送点过来。”

姜棠道:“谢谢嫂子,要不进来坐会儿?”

刘大嫂一下午也没干别的事儿,一边想姜棠哪儿来的,怎么这么多钱,隔三岔五就吃肉。一边回味那天的红烧肉,觉得姜棠的手艺是真不错。

姜棠说话也不畏畏缩缩的,很是大气,像高门大院出来的人。

刘大嫂心里还有些怵,想想还是跟着姜棠进屋了。

她家就在隔壁,她怕啥。

姜棠走在前面,道:“我也正吃饭,嫂子要不跟着吃点。”

刘大嫂摆摆手,“我就不吃了……”

姜棠:“还是吃点吧,添双筷子的事,以后住在这儿少不了麻烦嫂子,隔着墙说一声就行了。”

这就是住的近的方便之处,有什么事喊一声就行了。

刘大嫂隔着院墙喊了一声,然后就看见了墙上露着尖的碎琉璃。

没站一会儿,屋里又钻出来两条小狗,汪汪直叫。

姜棠对着小狗道:“乌金点金,不是坏人。”

她给两只狗起了名字,眼睛上有金毛的叫点金,狗弟弟就叫乌金。金子值钱,寓意好,而且,两只小狗虽然小,但特别警醒,一有动静就竖起耳朵。

刘大嫂哎了一声,“你这儿挺好,养两只狗不错,还有院墙那儿,我家人多,你一个人是得注意点。”

刘大嫂和家里说了不回去吃饭,在姜棠这边吃两口,顺便说说话。

姜棠:“嗯,盛京的亲戚给我弄的,一个人是不安心。嫂子先坐,饭马上好。”

姜棠做了鱼肉馄饨,几道小咸菜。

“嫂子能吃辣吗?”

刘大嫂道:“能吃。”

姜棠给刘大嫂碗里放了一勺油辣子,“嫂子尝尝我的手艺。”

这碗比送去那碗多,一碗十只馄饨,皮薄馅儿大,都能看见里面肉的颜色。

刘大嫂只吃了一个,“妹子手艺是没得说。”

姜棠:“嫂子爱吃就成,我初来乍到,身上是有点余钱,但是光花不赚,早晚有一天坐吃山空了。我做饭还成,想过摆摊卖吃食,但我长得太容易招惹麻烦。”

刘大嫂赞同地点了点头,长成这样,又去做生意,难免被泼皮无赖缠上,“妹子是想……”

姜棠道:“我想请嫂子帮帮忙,帮着我摆摊卖吃食。方子和锅碗瓢盆都我出,当然也不会让嫂子白帮我,到时候分嫂子家里二成利润。”

见刘大嫂愣愣的,姜棠也没催的太紧,“嫂子要不带回去吃,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这一口一个嫂子的,刘大嫂人都迷糊了。

她端着馄饨回家吃,吃人嘴短,一碗馄饨家里人一人一个给分了,到底跟不跟姜棠做生意,刘大嫂心里也没主意。

但看几个孩子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她心里隐隐有几分心疼。

几个孩子都瘦瘦巴巴的,在盛京,这套宅子是值几百两,但家里住又不会卖出去,两个儿子,还要嫁女儿,家里的存银也就十几两。

怎么够。

刘捕快一个人养活一家人,吃力的很。

吃完馄饨和炖鸡,一家人盯着昏暗的烛光默默不语,刘大嫂支支吾吾道:“我看姜妹子不像骗人的,她家就在这儿,我就去帮忙,生意不好也是她亏本。”

刘捕快问爹娘,“要不试试?”

“试试就试试,我和你爹在家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