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独自生活的第十七天(第3/6 页)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将月去 99 字 2024-02-18 06:38:35

第一天摆摊时他领过来的第一个客人,“是您啊!老板,来客人了!”

姜棠也出来迎客,“您先进屋等等,我们铺子马上开业了。”

招牌上还挂着红布,刘大郎在雪地里放了两挂爆竹,姜棠用细竹竿子一挑,红布落下来,写着姜氏火锅的招牌就露了出来。

姜棠起名字没花太长时间,原是想着叫锦棠火锅,可有占锦棠居便宜的嫌疑,就作罢了。

爆竹在雪地里噼里啪啦响,下着雪也没哑炮。

姜棠对这一桌客人道:“今儿下着雪,给您这桌送一盘羊肉。”

一桌客人也是客人,租金和帮工掌柜们的工钱都是按月结的,姜棠不想干放着亏银子。

这一桌一共六个人,原本屋里有地方,可客人觉得在外头一边赏雪一边吃更有意境,就让帮工把桌子挪到了外头。

六个人一个锅底,要的是鸡肉菌汤锅,羊肉和鱼肉都要了不少,还要了两盘白萝卜。

另外要了两壶酒,六个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手伸到炭炉边烤火。

等锅开的时候,客人对刘大郎道:“知道你们开业,就赶着饭点过来了,别看下雪,就下雪天吃锅子才痛快。”

吃东西有讲究,春天吃春饼,夏天吃凉菜,冬天就得吃热乎的。

所以,别看今天飘着那么厚的雪,却是吃热锅子的好时候,这种暖肚子的吃食,就适合下雨下雪天吃。

刘大郎应和了几句,“那几位爷慢慢吃,我在这儿给你们放个炉子烤火,省着冷。”

这边客人刚安顿好,又来人了。

这回是顺着香味儿找来的,这边几条街,就火锅店开着,显眼极了。

一个中午,客人虽零零星星的,但没断过。

铺子前头的雪扫干净又覆上一层,好像在给火锅店盖被子。

门前那条路没人打扰,但多了好多脚印。

铺子里面外面都热闹非凡,外面天光雪光映衬着屋里的烛光,真的给冷冬添了一丝暖意。

卖的最好的是菌汤锅,滇南的菌子的确鲜美。

姜棠这边的菌菇还够卖一个多月,若以后生意更好了,还卖不上一个月的。

不过她已经跟顾见舟身边的松林说了,说是过阵子菌菇就能送过来。

这事儿松林敢打包票。

滇南灾情虽然有所缓解,但百姓们仍没有生计,吃喝都发愁。顾见舟寄回来的菌菇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还有许多人采了菌菇卖不出去。

没有油炒的菌菇并不好吃,他们缺的是粮食。

如果姜棠能买回来,也算是为滇南百姓做事儿。

眼下姜棠不急,食材都够,铺子就慢慢开着。

后院能住人,给铺子里的掌柜帮工住。

姜棠不会常过来,偶尔来一次查查账就行了。

铺子里的田掌柜是盛京本地人,原本是另一家酒楼的掌柜,后来酒楼开不下去了,田掌柜这才到姜氏火锅店来。

一个月工钱一两银子,附近酒楼饭馆的掌柜都是这个工钱,并不算低。

帮工一个月四钱银子,比永宁侯府三等丫鬟少些,活也更累。

有时,姜棠也能明白陆英她们为何不愿意赎身。

月钱看着是差不太多,但在侯府有赏钱,一年四季各两套衣裳,还有年礼节礼,做的好了月钱还能多。

是比在外头做帮工强。

姜棠待了半天,就让刘大郎在这儿盯着,就戴上帽子回去了,明早她再过来。

铺子离家里两刻钟的脚程,离得并不远,可是下着雪深一脚浅一脚十分难走。

若是有马车,出来就很方便了。

可御朝马极贵,一匹马要三四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