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独自生活的第三十四天(第3/4 页)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将月去 99 字 2024-02-18 06:38:35

,儿媳会规劝着的。”

郑氏让韩氏先坐下,“前几日殿试,见轩中了进士,正等着上头发话呢。而老大就在吏部,早先我跟他说使使劲,让见轩留在盛京,但如今不是什么好时节,还是别做这档子事了。”

韩氏神色微动,却很快低下头,这副样子从郑氏的角度看,十分恭顺。

“母亲说的是,我这就回去和大爷说。”韩氏又笑了笑,抬起头来道:“本也是看着是堂弟,血脉浓厚,才想着帮上一帮,不过母亲也是为了侯府。”

郑氏满意长媳的懂事,她道:“如今朝中风气不好,你多劝老大谨言慎行。他在吏部,更要小心。”

说实话,这些话本不用叮嘱,顾见风老实憨厚,几个儿子中,还是顾见海圆滑些。若顾见风有顾见海的一半,也不至于在鸿胪寺待上五六年。

韩氏点头应下,然后才带着丫鬟回宴安堂。

她没说假话,顾见风的确累的够呛,他深知这官职来之不易,所以越发地想做好。

只是天资愚钝,对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事,他都要许久才能弄明白。

而让堂弟留在盛京,顾见风真没这个本事。

韩氏有,她原想给家中去封信,谁知竟然不用了,这下还省事了。她给顾见风按了按肩膀,顾见风问她正院那边什么事,韩氏答道:“刚母亲叫我过去,说见轩的事不用让你费心了,她自有打算。”

顾见风眉眼里是化不开的倦色,“为何,见轩年幼,这样的成绩只有下放一条路,去小县城做知县,熬几年再回来,这也太苦了。”

顾见风心疼弟弟,可这条路还是许多考生求都求不来的。

韩氏慢条斯理道:“许是心疼你辛苦,再说了,见轩今年才十七,就是进士出身了,这是多少人望尘莫及的,去下面历练两年也是好事,磨磨性子,才能为百姓做事。”

顾见风也只能这样想了,“也是,他靠自己,也不比别人差。”

夫妻俩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顾见风耐不住困意,先睡下,韩氏却没心思睡了。

这会儿,她陡然生出几分害怕来。

她这些衣服首饰,还有箱子里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可不像陆锦瑶那样,自己赚或是娘家给的。

开始用着舒心,而今则是担心。

若是婆婆发现顾见风这官职是靠秦王来的,会不会撕了她。

但很快韩氏拍了拍胸口,若是日后秦王问鼎皇位,婆婆只会感激她。

只是任命的圣旨下来,顾见轩没有下放到哪个县,而是进了督察院,做了正七品的都士。

各地知县,也为正七品,可知县又怎么和督察院的官职比。

得知这个消息顾见风一头雾水,而韩氏早已惊出一身冷汗,只说兴许是官员看见顾见轩的名字,以为和永宁侯府有关系,就卖了个好。

顾见风觉得不对,若是如此,他怎么会一直在鸿胪寺。

郑氏也奇怪呢,明明和长媳说了,怎么顾见轩还留在盛京,好事是好事,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可来不及深想,郑氏就听永宁侯身边的小厮宋招回禀,说大军不日班师回朝。

自然不是所有人都回来,得留兵驻守西北。

西北战事告捷,胡族节节败退,御朝占领高地,又是一个极佳的天然屏障。

大军回朝数日,安庆帝打算犒赏三军。

当兵的不似顾见山,得诏可以回京,那些人,几年都回不来一次。

等天下太平,也能回家看看。

春台消息灵敏,立刻把这消息告诉姜棠了,“大军如今还未到盛京,但也就三五日的功夫,兴许能更快,公子就能回来了。”

从二月初到五月初,已经三个月了,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