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俗世浮华(40)一更(第3/4 页)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1226 字 2024-03-01 03:22:13

方向吧,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齐林坐在边上,看着给风吹的一鼓一鼓的大棚,就道,“你们知道,我最想干嘛吗?”不等两人说话,他就道,“我想在这里种出粮食。”说着就笑,“种粮国家还给补贴,可饶是如此,还是没人种粮食,因为不卖钱。我最初回来的时候,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说,想在戈壁里种出粮食,村里的人都笑我,说是那江南那平原上,多少地荒着没人种,你却折腾的跑到戈壁来种粮食来了,说这是吃饱了撑的。我跟他们讲不通这个道理,好似也没人能明白,这里种出粮食的意义。大棚里种菜种果子,没有季节影响,不受地域影响……但我总觉得,这是空中的楼阁。要不是考虑到当地百姓的收入,这些项目在别的地方发展的会更好!像是大立体种植,一亩地能种出三亩地的量来……而今的这些,其实都不是戈壁的特色。可什么样的,才是大漠的特色呢?我又说不上来。感觉永远都在做一个不切实际的梦。”

林雨桐的手一顿,看他,“我也想在这里种出粮食。”

齐林一下子看过来,“能吗?”

林雨桐就道,“……古书上有记载,说是荒漠里产过一种小麦,亩产只有个五六十斤,麦穗极短,植株的高度也就一尺上下……那时候的产量五六十斤,而今,人工干预的话,亩产能达到一百二十斤道一百五十斤差不多吧!在中原地区,小麦的产量一年在一千斤到一千二百斤,可是说若是提产了,这边的亩产也只是人家的十分之一。从产量上来算,就觉得费大劲种这玩意没价值。可我觉得吧,有些东西,它有弊就有利,对吧?它产量不高,但耐旱、耐寒、耐盐碱。耐了这些了,那就可以想象,它的颗粒一定不饱满!如果是这样,那就是说,他的出粉率就不高。肯定是早被淘汰的品种了!这些年,咱们一直在追求产量,把其他的东西都丢了。可这种品种不是没优点的,这样的生长环境里长出来的小麦,出的面粉是高筋粉和特高筋粉的可能比较大!明儿你们去超市看看,好的高筋面粉,几乎都是进口的,或者直接标明,他们用的是进口麦源。所以我就觉得,如果能找到种子,可以小规模的试种,看猜测对不对。如果是对的,那才能说下一步,怎么在保证特质的情况下去优化。”

对!这就是个猜测靠谱不靠谱,鬼知道?!只有找到了且种出来才敢下定义呀。可干这一行就是这样的,许是找种子得一年,而后种出来又得一年,种了就直接种成了是运道,种不出来,还得再折腾。另外,还得对比看看,看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种出来的产量高,在哪种环境里种出来的品质高。这又牵扯到植株矮这个收割问题,大的机械收割不了这种矮植株的麦子。小范围试种得用镰刀去割才行。

林雨桐就那么一说,她还准备着手呢。但那俩人眼睛亮了,“干呀!怕什么?”

这俩二货,她看陆海洋,“你研究生不打算毕业了?”

陆海洋泄气,找不到方向呀。

齐林看他像是看白痴,“你找的方向太远了,当然不成了!我告诉你个方向,你找戈壁原住民进行培植呀,这里也不是没有野菜,对吧?你找人工没培植的,种出一片出来,别管价值大不大,做成了就行。”

林雨桐就笑,这不知道这陆海洋家是个啥情况,真就这么耗着。她看了一下时间,不早了。她给四爷打电话,结果无法接通。

四爷也拿着手机,举的高高的,可一格信号都没有,偶尔闪过一格信号,转眼又没了。完了,无法通话。

站在戈壁上,放眼望去,磕头机一点一点的,都不停的点着头,风卷着沙刮过脸,生疼生疼的。

钻井队的队长喊他:“……别在外面杵着了,赶紧进来。”

钻井队住的是野营房,就是那种往卡车上一放,就能拉走的铁皮房子。铁皮房子年久失修,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