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盛唐风华(44)二更(第3/5 页)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1226 字 2024-03-01 03:22:13

关键是外用的,用不更好,也不会更坏。

林雨桐搓热了手,把药油蘸在指尖,给抹在了太阳穴,而后使劲的很按摩。这一按,给按的睡着了。只要保暖,这睡一觉,药效就发挥出来了。头疼的就不那么厉害了,能放松一些。

药交给刘仁保管,“不可多了,一日最多用三次。”

嗳!

李弘李贤李显几人都过来守着,李旦和太平坐在边上,等太医都退了,这才过去。

武后叫李弘,“弘儿过来。”

是!

武后说的是赈灾的事,林雨桐没兴趣听。她抓着李治的手腕号脉,这个病其实长期吃药是可以控制的。她觉得她回去得请孙道长。自己才学了几天,配的药不入口,用的只是手法,太医们接受了。可要真治病的药,非道长不可。

今儿都这个时候了,肯定来不及了,等明儿吧,明儿有时间了,先请孙道长来一趟。或者,自己去南山一趟,见见孙道长。

结果第二天,林雨桐还是自己带着人去南山了。孙道长年纪大了,别折腾人家了。

可她快马到了南山,才被告知,孙道长昨儿夜里就被请去宫里了。

直接给错过了!

宫里请了,那这也就罢了。赶在晚上又赶回长安,想着明儿进去见见道长。

洗漱出来,四爷就说朝廷发布告赈灾的事,而后看舆图,在洛阳的方向点了点。

林雨桐扫了一眼,“洛阳而今已经是东都了吧?”

对!洛阳而今是东都。

而今这个洛阳的位置很重要。隋炀帝在洛阳建了东都之后,又下令开凿大运河。这就是后来说的隋唐大运河,南边能到余杭,北边能到北|京,如今是涿郡。以洛阳为中心,朝北边修,就到涿郡。往南边修,一直到余杭。所以,洛阳是一个南北交汇点,又是九州中心。前几年,武后愣是将此地定为东都。

后来武周时期,这里是神都、都城。

长安城建的这么完备,为什么非要挪去洛阳。在有灾情的时候,弊端就出来了。长安没有洛阳那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这各种物资的运输,南北的调运,陆路可没水路便捷。

所以说,武后动迁都的心思绝对不偶然,她是深思熟虑,各方面的考量过的。而之后,武后怕是得跟历史上一样,不停的东巡洛阳。在那边一住就是大半年……这未必不是想暗示朝臣迁都之意!

四爷就说,“从大唐开国以来,长安人口最为密集。周围有产粮之地,八百里秦川,可多大多数都在开国之处封赏出去了。再加上皇家园林,皇家猎场所占用的地方……自身产出有限,调拨的话,交通不如洛阳方便,”

其实,武后考虑的是对的!

那边有隋都城打底子,又有隋炀帝迫使大商家落户洛阳,在洛阳建都城,比之长安,是有些优势的。

奈何都城这个东西,轻易迁移不得。风水、龙脉等等等等,支持的是少数。

四爷考虑的是,得叫人再找一张东都洛阳的地图来,回头先在那边置办点产业。

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夜里降温了,风又大了。要是能落点雪就好了,就怕干冷。

早起四爷当差,她得进宫去。

结果今儿进宫,瞧见李治好了许多。也见到了好几个道士,其中就有孙道长。孙道长很矜持,别人说话,他老人家就那么坐着呢。

刘仁低声道:“殿下,昨儿圣人用了丹药,今儿好多了。”

丹药?

林雨桐有些瞠目:“怎么就用了丹药了?”

当然了,如今不能说一切的丹药都是不好的!丹药得区分的!孙道长也炼丹,但他的丹其实就是药。在隋末的时候,起了瘟疫,是孙道长的‘太一神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