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1/5 页)

“没了?”“没了,就这么简单”“所有人,列阵,此乃幻影!”子受当先挡在这些召唤物面前,任由它们撕咬,完全不受任何伤害,有商王这个明显的例子在眼前,其他人也纷纷镇定下来。

那些之前看上去被咬死的人的尸体也变了模样,他们脸色青黑,身上没有任何外伤,与其说是被咬死,不如说是被自己吓死的。

“幻术啊”“也不完全是幻术,因为如果你无法识破这一点的话,是真的会死”

“对方攻击我了,对吧,宵练?”

“嗨嗨~解锁了”金发的少女撩起袖子,露出白皙纤细的胳膊,两人异口同声道“锤他!”下一分钟,挥舞着几米长光刃的商王就一马当先杀进鬼哭狼嚎,目瞪口呆的蛮人营地。

他当然不锁定普通军队,只是锁定那个大巫师砍,只不过刀太长,导致连带杀伤,并且在敌人的军阵里面破开一条路了而已——问题来了,正常的冷兵器时代作战,己方大将杀穿了敌人的半个营地,切开了一个三角形的破口,那接下来是什么场面?

更别说面对迎面而来的光剑,大巫师怪叫一声,手里的血色兽骨一丢,扭头就跑,他一跑,旁边的首领就看见光剑扑面而来,只来得及举起狼牙棒,就连人带武器分开了。

蛮人亲卫一见首领倒了,巫师跑了,也怪叫一声跟着跑,在这个时代的战争里面,部落的首领翻车,巫师在跑路,勇士近卫也在跑路,那么剩下的蛮人自然也是习惯性的一哄而散,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PS】

爆裂历史:

十二祀,蛮夷入寇,围箕城,王帅师驰援,蛮人众,王师寡而不克。王令角祭于野,馘(注1)俘数百以祀,天雹,蛮人乱,乃克。——《周书》

【注】

之前有不知道看了什么奇怪的知识,表示古代都是斩首记功,而不是割耳朵的说法,那可真的是读书不求甚解了。馘(guo)这个字就是割左耳记功的意思。

为什么要割耳朵,因为前线的作战步卒是没有功夫慢慢的把人头割下来的,那可是个力气活,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在战场上就等于是在自寻死路。

因此,斩首是后续的辅助部队的事情。而且人头还重,不适合携带在身上,指望在混乱的战场上司马官准确记录你砍了多少脑袋完全是在扯淡。因此,实际上的斩首记功其实是割左耳计数,原因很简单,耳朵方便带,而且也方便记功。

砍下来的人头会展示三天,没有异议才会记功,在这个展示的时候,如果对于自己或者别人的功劳有疑问,这个左耳就是凭证——能对得上自己所获人头的缺口,如果对不上,就是冒领军功。

第九十章 周乙己~笑~

箕城围虽解,但是蛮人并未被杀光而是四散逃逸,接下来,还有一整年甚至两三年的剿匪战斗有得打,而且各地大小城邑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被劫掠,这也意味着北地的民生生产功能被极大的破坏。

这些问题都需要商王之后拿个主意,尤其是,还得想办法把墙修起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商王的反击非常的迅速,邢地以南的精华区域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顺利完成夏粮的抢种抢收工作,但是,一入秋,雪花依然以惊人的速度袭来,本来要种的秋粮也因此大减产。

还好种的是黍米这类的容易活的作物,南方的楚人可就损失惨重了,水稻这玩意儿,反季寒潮一来,说死就死给你看,没死的也是产量暴跌。好在南方不缺水泊和食物,主要还是瘴气、沼泽、毒虫的问题导致开发困难,饥荒反而是比较罕见的情况。

入秋,商王也没法返回沫都,率领大军驻扎在北地一带,预防北戎再次入侵,尤其是寒潮开始的时候,往后反而要好过许多,为什么呢?因为还是那句话,死人是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