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1/6 页)

商王与王子们的各种礼仪和祭祀流程的教育,也是由他负责,同时,作为子受的王叔长辈,也确实在帝乙死后有照顾和管教其余王子的职能在里面,而这种时候,闹出了子启挖祖奶奶的坟这种破事,箕子不被处理是说不过去的。

而箕子也明白这件事,如果商王不处理他,他那才是必死无疑,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是劝说子受放子启一马最多的人,而且大家也都看到他和子启的关系最近,那些对于箕国有兴趣的贵族,还有对于大宗伯这个仅次于商王这个家长的职务有野心的子氏以及子氏分出去的四个近亲氏族的人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因为他箕子是真的说不清自己在这个事情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他说他不知情,也得其他人信啊,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商王要保他都保不下来,不如提前以管教不严的罪名处理掉,而现在就把箕国腾出来了,作为肉饵吸引贵族注意。

同时,箕子作为齐国相,虽然和流放贬职差不多,可是作为嫡长胜的国相,如果储君的位置没有出什么意外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他是子受给儿子选的引路人。

在新王上位后,这位国相兼三朝老臣自然可以一跃到中枢,加上箕子年纪也比较大了,很可能,到时候把子胜领上路之后,就嗝屁,而子胜也正好把他的权力收归自己,然后加封箕子的后代。

这就叫货真价实的赢得生前身后名,还有利,所以,没人觉得箕子是真的被贬,反倒是一个个叹息他运气真好。

当然,多宝也不算白跑一趟,虽然没得到最好的结果,以及无法理解为什么子受会封自己独子为齐侯,难道就不怕提前给人一个错误信号,那就是商王不喜欢这个儿子,让有苏氏和姜氏生出其他心思来吗?

可是,正如同他选择的这个好时机一样,商王不肯给的,姜后肯给啊,她将自己的汤沐地分给了多宝以酬谢其功劳,那可是近畿之地啊!此时给子胜封在齐国可是极大的好处。

而且,以箕子为齐国相代理齐国政,又以子胜生母摄政,无论是对上对下,对外对内都考虑到了,甚至于对于齐国人都是一种难得的好事情。以王子为齐国邦伯,那么也就意味着当他继位商王的时候,齐国就是他的母国,就从边缘的蛮子之地,直接一跃为核心地。

在这个时代,这个地位的区别很大,这个时代很难建立后世的大一统王朝,那么封国和封国就必须得分出自己人和外人,现在齐国就是外人,而如果让子胜领齐国的话,那么不管是他最终去不去齐国,齐国人就是他的自己人。

说的不客气点,哪怕他是一天都没去过齐国,而哪天要造反,齐国人都会跟随他,何况说他还是商王独子,换句话说,作为自己人,那么各种利益和好处都要往自己的封国弄,因为这才是他争位的最根本的力量和后台。

这个道理就好像英国王子为什么要加威尔士亲王这个名头是一样的,在这种真·封建的模式下,外邦作为王子封国不仅不是侮辱,还是大大的好事和荣耀,可以让很多王畿的人都羡慕得面目扭曲的那种。

而对内呢,那也是皆大欢喜,姜氏没话可说,他是姜后过继过去的儿子,而生母也是姜氏的,等于是把齐国这么大个封国塞进姜氏手里,当然这也是子受有意为之——平衡之道,当然不能压着一个打了,现在有苏氏开始抬头,那么就得拉一把姜氏。

外戚妻族的势力失衡也是很要命的事情,好在现在平衡势力的难度不高,而且也没有那么复杂的伎俩和心思在里面。

虽然就子胜的身份封齐国是有点掉价,如果是在他成年及冠之后,那几乎意味着他和商王的位置没什么缘分了,可是他现在只是个喝奶的娃娃,这个岁数就有辣么大的一个封国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

因为到了他周岁、及冠,要么改封,要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