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1/5 页)

“商内乱,什么时候?”

“未来数年到十年,这十年我们需要全力备战!”吕尚跪坐下来,“君上可还记得日前你我谈论之事?”

“关于商君王子的事情?”

“对,我们当时还忽略了一点,商王受或长寿,那么的话.......长子不一定能活那么长,那么君上觉得如果商王不想新君登基数月便老死,然后王权在短时间内多次更迭会怎么做?”

“这......”姬考思考了片刻,“弃长育幼,立贤非立长,亦或者......立孙不立子”

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如果立贤是开启了此后万世内斗的根基,就不是一时的动荡,而立孙不立子是最简单的方案之一。

因为立嫡长孙也是嫡长继承,毕竟距离某个能和吉祥三宝有的一拼的朱允炆出生还有两千多年(此时公元前1100左右,明朝1368年开启,准确说还有2500年左右),立“好圣孙”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以商王智,以及商王之癫或者说以商王的心思缜密.......”吕尚补充说道,“大概率会二者皆选”

“二者皆选?”

“对,在嫡长孙出生之前,着重培育幼子,而非长子,因为长子不一定活的到继位,如果他能活到,那么到时候也老了,当不了几年大王就得把位置给长孙。”

“而如果没活到,那更是皆大欢喜,不管是立长孙还是立次子或者幼子都可以。”“如此确实为最佳选择。”

姬考点点头,如果是他这出了这种事情,他也是选择这种方式,有两手准备,如果嫡长孙实在不行,那么选择嫡次子也是顺序继承,如果嫡长子也多活了几年,那么培育嫡长孙也是一样的。

“可是,那子胜如何想?”

“子胜如何想?”姬考楞了一下,“他能如何想?”转瞬他就明白了吕尚的意思,他们作为无关的第三方自然可以从继承和国家政权传递稳定性上去考虑,去理性的分析,最终得出这是最佳的方案的结论。

可是当事人呢?“这商庭必乱!”被重点培养的次子和幼子显然不会那么理智,在他们眼里,父亲在他们身上倾注如此多资源,肯定是寄予众望,作为商王的嫡子,他们会觉得这个重视是为什么呢?

而作为过继来的长子,他出身决定了,他这个储君的位置坐的根本没有那么稳,随时可能因为出身的关系,被重新变成庶子,也可能因为名义上的母亲有了儿子而被退回去,那么在这样的危机四伏的环境下成长起来。

他必然缺乏安全感,并且将周围兄弟视为威胁,然而,又不敢表现出这种威胁来,特别是如果商王再把资源倾注在幼子身上,且嫡长孙迟迟未出生,父亲又迟迟看不到要嗝屁的症状。

那么时间一天天推移,子胜逐渐长成,他会怎么做,怎么想,这必然引发一场商庭内部的混乱和斗争,而结果是毫无疑问的,商王会快速镇压下去,并且顺理成章以谋反为由头废除他的储君位置——而这就顺理成章的规避了嫡长继承制下,如何让王位到更好更年轻的精心培育的幼子手里的问题。

而如果嫡长孙出生得早,那么子胜倒是安心了,为了确保王位过渡到嫡长孙手里,那么他这个储君的位置是不太可能会动的,可是那样的话,在此之前倾注心血的次子和幼子有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么对于商王来说,最佳的局面就是嫡长孙先出生,次子和幼子才出生,如此一来,王位继承就稳定了,也避免了因为继承法的关系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就只剩下新王后的孩子是否要夺嫡的危机。

“也就是说,我们的机会只有这么一次,只有在商王准备镇压掉儿子们的叛乱或者争斗的短暂混乱时间,才是周唯一的伐商机会!”借助商王子之间的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