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1/6 页)

西王母摸出一卷皮鞭,移山鞭,躲群山山洞里面不出来是吧?没事,这边雨师的风雨葫芦都准备好了——喜欢当地老鼠,就继续吧,直接给你两座山一合,然后灌水,泥沙俱下给你把缝儿都溜实了。

“等、等一等......”

“开始!”西王母发出了“都埋了”的声音。

【PS】

关于现代篇:

这里面出现了一个地方和现代篇为什么大家这么警惕异常物品和异人搞事情有关——艾草原,猜猜看是什么东西,在哪里?

另外,知道为什么子受从来不对外人说自己是黑帝,也几乎没用黑帝的权柄的原因了吧?——他把野生神仙,躲避蹲大牢的最后一个漏洞“变化术”给堵死了,所以,不敢说。

第一百六十三章

封神计划的加速并未影响子受按部就班统合商王朝剩下的力量的过程,虽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贵族选择了将边缘土地租赁给一部分的野人和奴隶,但是,只要这个口子打开,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是这个过程带来的产量提升是缓慢而长期的,同时还意味着未来必然出现的内部动荡,当奴隶拥有了一定的盈余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再甘于住窝棚了。

同样,野人也不会再安心的在郊野耕作,而是要建起自己的房屋宅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会越发的不安于自己原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个社会也因此变得趋于混乱和不安稳。

而这种不安稳发展到巅峰,拥有了更多的资本和经济话语权的地主阶级就势必要求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话语权,于是,一场规模庞大的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的战斗或者说革命就会由此爆发。

不过,对于子受来说,这种冲击并不是很大,毕竟奴隶主过渡到封建地主的过程要温和许多,甚至很大程度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这两种剥削阶级是同时共存的。

因此,子受目前不担心这个问题,相对来说,各种物资的储备和积蓄速度远远低于计划数字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周的疆域相对较少且人的数量更少,在这个远古时代,也意味着他们消耗在过冬和必要的商队交流往来的路上的资源要少。

和生产过剩的近现代工业文明不同,在商代的时候,商业在很大程度上是起到一种调配生产资源和物流互补的作用,而非盈利性的,事实上,历代重农抑商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在生产过剩,有足够多的剩余资源之前,商业实际上是在净消耗,并不产出任何东西。

这个时代没有拿着钱就可以买到任何商品的超市,所以,商队在路上吃掉的粮食都是来自于从各个聚落收购来的,以及从那些野人那里交换来的,而他们售卖的各种商品里面,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嗜好品和非必要品。

在考虑囤积居奇的问题,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商路越发达,对于自身的国力损耗反而越大,因为这些在路上吃掉的粮食,和野人交换玉石和香木的粮食和青铜可没法用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所以,在这个方面,严格控制商业规模和行为的周,反而比商积蓄物资和资源更快,同时,他们在控制国内的资源配置方面反而更加的有侧重性。

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商人、商业,听名字就知道和商王朝的是什么关系了,他们的商路甚至深入到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往北深入辽泽甚至一度到长白山一带,从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羁縻帝国疆域。

要想学习周那样限制商业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挥商业的优势,虽然它在这个时代是净资源消耗,或者说它在所有时代其实都是净资源消耗,只是人类的社会吧,就好像是一坨屎山代码,此时没人能理解为什么物资生产到用不完的程度还会有经济危机导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