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报界换天】(第3/4 页)

梦幻香江 王梓钧 551 字 2024-02-22 12:55:31

版的广告没了,你看这里还有好多大小标题,只看第一版就能知道全份报纸的主要内容。而且每个标题后面还有版面页数的提示,这个样子读报能节省很多时间,这个设计又方便又贴心。”

陈博桥接过《天天日报》翻了一下,惊讶的发现居然全份彩页。而且那简洁清爽的版面,也让他这个有些老花眼的人看起来毫不吃力。

认认真真地比较了新版《天天日报》和其他几份报纸的区别。陈博桥赞赏道:“这报纸读起来方便又舒服,如果《信报》也能照着这样改一下版就好了。”

卢新生笑道:“康先生做生意果然厉害,《天天日报》被他买下来是件好事。”

陈博桥想的却不一样,他的公司近期要代理一件日本新产品,正考虑着到底在哪家报纸打广告呢。此时看着改头换面的《天天日报》,陈博桥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以一个小商人的精明头脑,意识到这份新改版的报纸必然受到欢迎和追捧,趁早拿下广告位可以省不少的费用。

……

《天天日报》本就是在年轻读者中销量前三的报纸,甚至是超过了《明报》(《明报》主要读者群是中产阶级)。如今改版之后,清新的版面更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至少看起来就比其他报纸更加时尚大方。

而像陈博桥这样上了年纪的读者,喜欢上《天天日报》的理由则很简单,因为它的排版比其他报纸更便于阅读,不怕老眼昏花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看错了行。

“快催一下印刷厂,加印的5000份已经卖完了。”

“经理,外面又在催货了,看样子加印8000份都不够!”

“稳妥起见,今天最后再加印5000份,再催都不印了。”

“……”

东方传媒集团的销售部简直就成了菜市场,从上午开始就嘈杂不堪,好些员工连中午饭都没时间吃。

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是没有固定看报习惯的,往往是走到报纸销售点,凭心情选则一份报纸购买。而今天。这种人中十个有九个都选择买《天天日报》,因为这份报纸的版面设计和彩色印刷太抢眼了,而且头版的大标题、大图片导读远比那些刊广告的报纸更能激起读者的购买和阅读。

何朝琼对报纸改版后的销量预测还是很保守的。只让印刷厂比平时多印了一万份,结果11万5千份《天天日报》没到中午就销售一空。

为了不打断自身的经营秩序,《天天日报》只选择了加印三次共1万8千份,改版第一日13万3千份报纸全部售罄。

改版第二日,《天天日报》的印刷量提高到15万份,依旧全部卖完。

每天逐步提高印刷数量,一个星期过后。《天天日报》的销量连续超过《星岛日报》、《成报》和《明报》,以19万份的恐怖销量与《东方日报》打成平手。

香港的众多资深报业人士。被《天天日报》的销量奇迹搞蒙了,这特么也可以?

其实,《天天日报》的改革,就是另一个时空黎志英创办《苹果日报》后玩的那一套。只不过黎志英那厮更狠。市面上报纸均价5块钱一张,他直接将《苹果日报》定价2元还送一个苹果,招来无数报界同行的嫉恨。

《苹果日报》的一系列改革,直接使得香港原有的报界秩序崩溃,死守老路不改革的报纸一家家倒闭,包括办报历史悠久的《华侨日报》、《快报》、《香港联合报》等报纸,都在《苹果日报》攻势下先后结业。

而生存下来的香港报纸,甚至包括《明报》、《大公报》等报纸在内,或多或少都模仿了《苹果日报》的改革以适应竞争。香港业界将这种变化和改革统称为“苹果化”。

《天天日报》虽然没有如同另一时空《苹果日报》那般降低售价,但仍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