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1/6 页)

欢喜记 石头与水 233 字 2024-02-22 19:13:10

,最快更新欢喜记 !

赵长卿并不喜欢《祝青云》这首曲子,她总觉着有些悲伤。

每次听到这首曲子,她总会想起楚渝在杏林第一次吹起《祝青云》的模样。蜀王只是听过一曲《祝青云》便离开了,赵长卿也携夏玉回付家。

赵长卿只与夏玉说是家中长辈的朋友,夏玉年纪小,很好糊弄,并没有追问。赵长卿将玉玦握在掌中赏玩,她并不知道蜀王竟认得这件东西,当时她初见太爷,朱太爷觉着她挺合眼缘,随手将这玉玦赏了她。后来,朱太爷给她的东西里,她整理的时候见到了一幅蜀王题的字,才知朱太爷同蜀王是认识的。赵长卿却是没料到会在神仙府遇到蜀王。

赵长卿遇到了蜀王,却说不上奇遇,蜀王只是打听了朱太爷的事,余者一概没有多问,对于朱太爷的曾外孙女赵长卿更没有多问一句。仿佛,就是匆匆而过,或者是这玉玦有灵,让她带给蜀王有关朱太爷最后的消息。

赵长卿很快将此事抛诸脑后,专心的准备起夏文秋举用的东西。自衣裳到吃食,都有专门的规定,考试最防作弊,如衣裳,都要单层的。如吃食,糕点类要切成寸见方的小块。哪怕馒头也要切开,包子更不成,总之各种严格。

别看夏文念书访友的忙碌,赵长卿这陪考的也不轻松。

八月丹桂飘香的时候,院里这棵桂树很有些年头了,开出的桂花是极灿烂的金黄色,香气浓郁,整个院子都芳香的很。夏文昨夜一夜未眠,一大早吃过饭,冯殷就来找他,两人在书房既未做诗也未行文,皆神思不嘱的等着榜单呢。两人的小厮早饭都没吃便去贡院外等着了。

一时,永福捧进一瓶新鲜桂花,赵长卿喜欢用鲜花薰屋子,如今八月,夏文书房里插瓶的换了桂花。

冯殷素日最淡定的人,见了这花极是欢喜,笑,“这花好。”

永福笑,“我家奶奶已吩咐人往冯大爷的院里送了一瓶。”

冯殷笑,“多谢弟妹了。”他与夏文素有交情,只是家中境况远不比夏家,此次能一道住在付家,本身便是极大的帮助。就是考前,赵长卿预备秋闱时的东西,也多给冯殷预备了一份。冯殷时常说夏文娶得贤妻。当然,他家中妻子也很贤良,这些年他要科举,都是妻子辛苦操持家事,侍奉父母。如若能桂榜得中,也能对得起妻子这些年的辛劳了。

时间其实并没有多久,只是对于夏、冯二人而言,真的是太久了。当骄阳自东方冉冉升起,金光万道散落人世间,两个小厮一脸激动的跑回家来,其实不必问,只看这幅形容便知都是好消息。夏文桂榜十一名,冯殷桂榜三十三名,都是极好的名次。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欢喜时。

且不说冯殷欢喜的清泪长流,便是夏文也眼圈儿泛红……后面的事不必说,俱是喜事,来报喜的官差还一人一个给系了大红花,赵长卿打赏了官差,又听了一套恭喜奉承话,便是付家上下也很为两位爷高兴。付老太太还张罗着摆两席酒,一并热闹热闹。小夏姑妈笑问赵长卿,“可打发人回乡报喜了?”

赵长卿笑,“已经叫平安快马回去了。家中公婆知道,还不知要如何欢喜。”

小夏姑妈挽着赵长卿的手笑叹,“不枉你这一年多悉心照顾文哥儿,他总算没辜负你。”

赵长卿笑,“小姑丈这样的提携指点相公文章,相公自己也肯用功。”

付老太太打趣一句,“我看,还有你旺夫的缘故。”

赵长卿笑,“承老太太喜言,那我就盼着一路旺到底了。”

一时间,屋内俱是笑语欢声。

夏文又在付家住了两日,基本上日日出去吃酒应酬,得意之人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慷慨激昂,拉不完的关系交情。待重要的几场酒吃过,夏文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