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分脏,亲戚(第2/3 页)

农家有女之蓝衣 似水微蓝 203 字 2024-02-24 12:40:55

弱光线,照到了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显得很慈祥。奶奶低着头,把小框里长得比较饱满的黄豆,捡到旁边的大碗里留做种子。

“蓝衣,过来了,吃饭了吗?你大伯娘正做饭呢!一会儿,一块隔这儿吃吧!”奶奶抬头看了一眼蓝衣说道。谁让以前,蓝衣家里穷,是个蹭饭专业户呢!

“奶奶,看,我给你买好吃的了!”蓝衣献宝似的拿出了点心。顺手拿过一块毛巾,投了一把水,给奶奶擦了一下手。奶奶的手,瘦瘦的,皮包骨头。倒是很干净。

可见,大伯娘平时对奶奶照顾的不错。因为,奶奶的衣服很整洁,身上也没有难闻的气味。八十多岁的奶奶,满口的白牙,一颗也没有退休。

“你这丫头,怎么花那冤枉钱,这点心可是稀罕物。咱们庄户人家可吃不起,一般都是地主老财,才天天吃这个呢!”奶奶接过蓝衣手里的点心,咬了一口,慢慢的咀嚼着。

吃完嘴里的点心,这才开口说道“真香,奶奶有机会吃到蓝衣丫头,孝敬的点心,真的很高兴。不过呀,这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蓝衣呀,奶奶知道你孝顺,以后可别老浪费钱。你大伯家比你家条件好,也没见他们舍得买点心,给我吃。”

说起来,奶奶还是有些偏心蓝衣她们家的。别看她住在大伯家。有句说,老人总是喜欢偏心那个过的最差的儿女,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的。

“奶奶,蓝衣长大了能挣钱了!以后,经常给奶奶买好吃的!等盖了房子,还可以接奶奶到家里去住。到那时,给奶奶做新衣服,天天穿得像过年一样。”蓝衣看着慈祥的奶奶笑着说道。

“好,奶奶信你,奶奶等着。等蓝衣丫头盖了青砖大瓦房,把奶奶接过去享清福!”奶奶像个小孩子一样,眉开眼笑的说道。

奶奶总是时而明白,时而糊涂。你说她糊涂吧,她记得十年甚至二十年前,抑或者更久远的事情。你说她明白吧,刚说完的话,一会儿就忘了。蓝衣记得现代的奶奶,七八十了身体依然很硬朗。就象戏曲《杨家将》佘太君唱的那样,老身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

这天晚上,蓝衣在大伯家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晚饭。蓝衣跟大伯商量了,重新翻盖房子的事情。大伯拍着胸脯说“一切都包在他身上。”临走时,蓝衣把大伯娘叫到了厨房里,塞给大伯娘一百两银票。让大伯娘给堂哥娶媳妇用。

大伯娘说什么都不肯收。直到蓝衣说,就当我存在大伯娘这的,先用着,等回头用不着再还我。大伯娘这才感动的收了起来。

晚上,大伯娘躺在炕上,睡不着。拿出蓝衣送来的一百两银票,对大伯说,蓝衣这孩子有心了,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自己没白疼她们姐弟。说着,说着眼圈再一次红了,声音有些哽咽。

当然,蓝衣隔天也给三婶家送去了一百两银票,说了同样的话。三婶也是感动的眼圈通红。三叔虽然话不多,却暗下决定,一定要照顾好二哥的这双儿女。

大伯家住在老宅子里,分家时蓝衣爹和三叔都搬了出来,分别在村边盖了瓦房。最开始时,蓝衣爹时不时的往家里送钱,条件还算不错。不然,蓝衣家也供不起两个孩子上私塾。学堂里夫子束修,一个孩子一年五两银子,倒也不贵。

主要是笔墨纸砚太烧钱了。又是必须消耗品。再就是书本有些贵,都是借老师的书,然后,手抄下来。主要是这个时代还没有流行印刷术。不存在什么活字印刷,胶版印刷。

老宅的隔壁住了二爷爷一家人。二爷爷是蓝衣爷爷的亲兄弟。还有一个老姑(蓝衣爷爷的亲妹妹)小时侯做了赵家的童养媳,嫁去了外村。

二爷爷生了两儿两女。他们家的兄弟姐妹,明显没有蓝衣家这么抱团儿。从小娇生惯养,一个个学的很是自私自利。听着隔壁蓝衣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