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对抗与较量(第2/8 页)

农家有女之蓝衣 似水微蓝 203 字 2024-02-24 12:40:55

帝建议的官职。

原先江南最大的官职是江南巡抚。蓝衣觉得这个江南巡抚好像起不到多大作用。而且江南巡抚只是一个文官。根本就管不了武职。你比如江南管盐运的,管河道的手下都有兵,都是武职。

而在南召恰恰相反,好多武职的官员看不起文职。这都是刘太后给南召国留下的弊端。谁让当年刘太后的哥哥带的一帮人全都是武将呢!所以,就好像文官在武将面前低一级似的。

刘太后倒台后,蓝衣便建议在官员任职上,也相应的做一些改革。比如把各地的巡抚,改成总督。而这个总督是可以有调兵权力的。这样一改,下面的武将就是想不听话都不行了。人家手里握着兵权呢!你敢不听吗?

这可不像以前的巡抚,遇事儿还得找总兵调兵遣将。有找总兵的功夫,没准儿想抓的人早就跑了。而且,任总督一职的人,必须得文武双全。不然,你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家武官也不会服。

王子明一到江南,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把江南来了一次大换血。朝廷也及时的派来了许多新的官员,接替被王子明摘掉乌纱帽的官员。当然来的可不全是新人,也有一些老奸巨猾之辈。

官场上永远都不可能全是两袖清风的清官。从古之今贪官是永远也除不尽的。但是只要你做的不太过份,朝廷便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你混过去。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历朝历代的君王谁都明白。

如果朝廷拨出十万两银子,你能把五万两,也就是一半银两用在老百姓的身上。那就说明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好官了。因为经过层层下拨,层层拨皮,等到管事的官员手里能有七八万两就不错了。

如果能给老百姓六七万两,那就证明这个官是一个好官。剩下的那一万两左右,根本就到不了官员的腰包。这些全被那些当差的给分了。不然谁给你办事?

王子明的底细,这些新上任的大人,一个比一个清楚。所以,都知道王子明这人不好惹,那是一点儿情面也不讲。不然,也不会把南江的七成官员,都给下了大狱。剩下的二成是那些胆小怕事的,或者便是为人正直,不在主要位子上的。

今年来的这些官员,什么巡抚、巡盐御史、总兵等等。巡抚是管一省的民生政务。而总督则掌管两省或者多省的民生、军事等大权。请注意,这里是军事的管理权。相对来说也就更受皇帝信任。从另一层来说,总督对其下的巡抚有一定的管制权,但巡抚可以直接上奏皇帝而不通过总督。

由于总督的随机性,当被皇帝任命时,就意味着有对该地的指向性目的,任命王子明为“两江总督”是为了稳定江南局面。

而巡抚责是张老丞推荐的一名得意门生我的第三帝国。叫郭达一个很干练的人。

巡盐御史是两淮盐区的最高盐务官,相当于朝廷的巡视员。这巡盐御史也是孝帝信任的人,是林将军的一个亲信。名叫孙固。

总兵顾名思义,就是在江南一代专门带兵的武将。这次来的总兵李福是王岩的表弟。前文说过,王岩是大王庄王捕头同父异的兄弟。所以说官场嘛,当官的之间互相都是有关系的。不然,有的没关系的也要想办法联姻,建立关系网。

李福之所以能来江南任总兵,这完全是孝帝慕容景对五城兵马司王岩的信任。

现在大家看出来了吧,这当官的都得有关系。巡抚郭达是张老丞相的得意门生。巡盐御史孙固是林老将军的亲信。总兵李福是京都城五城兵马司王岩的表弟。这真是一个比一个关系硬。就连两江总督王子明也是长公主的姑丈。所以说,朝中有人好做官。

这几个主要的位置的人安排好以后,那以下一些职位便都是科举选出来的人才了。来江南顶多待个两三年,历练一下。运气好的也许以后可以平步青云。直接调回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