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乔华清的迷茫+1979年(第3/4 页)

,收入就比国内大部分的工人工资高了。

这样大的差距,他们真的能追上和超越吗?

乔华清这么想着,便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西方国家比我们早发展了几十年,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世上哪有一蹴而就的事。但也不能因为差距大,就不去做。你越是不做,差距就越大。”

“我们领导是个有个大智慧的人,这些问题他们都知道的。我们要对他们有信心,相信他们会领导我们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我们国家穷,那是因为以前没有发展经济。一旦放开了发展,那增速是相当惊人的。我们国家快10亿人呢,如果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干,那生产力是相当惊人的。顶多几十年,就能追上。”

“苏姐,你就这么有信心?”

“自然!”苏茉点头,她是后世来了,知道他们做到了。

乔华清看苏茉那信心十足的样子,暗暗批评自己,思想不够端正积极,怎么碰到点问题,就生出退意了呢。

之前抗战的时候,那么艰难,先烈们不也靠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百姓拼搏出一个和平稳定的未来。

红军十万里长征尚且能会师,如今形势已经比当时好太多了,难道还能比当时更难?

一行人继续又逛了一会儿,最后找了个咖啡厅喝了杯咖啡,就回学校了。

此后,又是日复一日的学习,大家表面都没什么不同,至于心里有没有其他想法,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假期转瞬即逝,时间进入1979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愈吹愈热,国内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鸡毛换糖”这存在于大部分人童年记忆中的事,又重新焕发了新颜。

年刚过,就有一篇名为《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事件主人公靠过年期间数十天的收购的鸡毛,猪羊鸭毛以及骨头和其他废品,获得了300元以上的纯收入。

文章刊出后,争论很大,有认为好的,也有认为不好的,说鸡毛换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属于投机倒把行为,要严厉打击的。

大家争论纷纷,明眼者,看到了机遇,眼红者,则继续上蹿下跳。

1月底,又一消息传出,国家决定在粤省蛇口,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

一时间,风起云涌。

2月中旬,一篇《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宣言后,战争还是打起来了。世界各国都在注目,就连德国的媒体,也罕见的的天天跟进报道。

苏茉也是天天关注,陆长征和苏奕琛可是在一线战场。

3月份,苏茉得到消息,华国与德国的国际长途民用专线开通了,苏茉当即就去咨询了如何往国内打电话,和相关收费,目前定价是一分钟10马克。

虽然贵,但偶尔打一次还是可以的。

苏茉算好时间,在国内晚上八九点的时候,打了电话过去。

电话是苏廷谦接的,听到是女儿打来的,高兴的不行。但电话费贵,大家也只能长话短说,每人也就说了两句,听一听听筒里失真的声音,以慰想念。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两国的直通航班开通了,以后寄信就方便多了。

三月底,苏璟再次到欧洲,又去学校找了苏茉。给她带来了一张150万美元的存单,是处理那批东西的钱。

当初苏仲黎让带出去的东西本就不多,主要是为了让苏仲清帮忙寄钱贴补的,现在能卖这么多钱,还是因为这些年经济好了,古董升值了的缘故。

苏茉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有了这笔钱,回国后要做什么,可就容易多了。

为表示感谢,苏茉请苏璟去那唐人街吃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