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3章 墓葬入口(第2/4 页)

寻龙天师 风尘散人 901 字 2024-05-30 16:53:42

间的水上漂着一层浓浓的绿藻,满身脓包的癞蛤蟆来回蹦跳,凸出巨石上悬挂着许多干瘪的死蝌蚪,有的尾巴两侧都长出了腿,却因水位下降挂在石头上阴干成了蝌蚪干,那股子味道……但凡闻过的就忘不掉,就跟闭着嘴巴发酵了一千年的老粽子忽然坐起来对着脸上哈了一口气似得,张歆雅干呕了两声,捂着口鼻躲开了。

我强忍着恶心在乱石间逡巡了一圈,没瞧出什么名堂便离开了,取出罗盘确认了兵寨的方向,径自朝着北面那座山走去。

如果墓葬的真正入口就在这里,那么入口必定是在这座山上,只有这座山适合开凿,其余几座山不是方向不对需要兜个大圈子,就是壁立千仞全是岩石。

岩石山上打一条四五里长的甬道,那是开玩笑,皇帝都没有这么干的,这种工程量比开山为墓都恐怖,开山为墓都仅在唐朝最强盛的时候昙花一现,后续就绵软无力弄不成了,更不用说其他朝代。

无双背着个巨大的背包屁颠屁颠的跟在我身后,见我蹲在山脚下抓起土壤搓开看土质,立马知道我要做什么了,背包里取出一个布兜子,轻轻一抖,“哗啦啦”一大堆洛阳铲的铲头倒了出来,掏沙铲、砖铲、泥沙铲应有尽有。

这里的土质在湿润环境的滋润下很细腻,我就挑了一个土铲,加了白蜡杆,对着这座山山脚比划了一下:“就这个范围,大家一道动手,没有可以讨巧的法子,只能用蛮力,杆不用太长,往下打两米就换地方!”

这座墓上面的兵寨借了李自成的名头,说明墓葬的年代至少也是跟李自成同一个年代,距今不过四百年左右的工夫,当年建墓留下的痕迹不会被掩埋的太深,所以下铲也不必深,我凭着经验估算了一下,两米足够!

张歆雅最牵挂白霖,二话不说,挑了个铲头,加了白蜡杆,直接上手。

除了小稚没法子干这种重活,五个人一起上手,再加上雨后土质松软,要把这个范围掏个遍,不算难。

及至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无双一声吆喝,拔出沾满污泥的洛阳铲,轻轻在地上一磕,“哗啦啦”倒出一根圆圆的土柱,那土混杂着黑黄白三种颜色,层层叠叠,看着就跟千层饼似得,可不正是五花土?!

“找到了!”

无双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冲着老白昂了昂下巴:“怎么说来着?这种事儿还得听惊蛰哥的,他说在这个地方,那就一定在这个地方。”

老白把一柄工兵铲“铿”的一下插在无双脚边:“好好干活,年轻轻的,哪来那么多屁话?你得有主见,不能张口闭口都是你惊蛰哥,难不成以后你跟凌颖那妹子敦伦的时候,也得你惊蛰哥蹲在旁边,你才有勇气脱裤子?你好意思,就怕你惊蛰哥忍不住!”

无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旁人拿凌颖开他玩笑,一张脸涨的通红。

我照老白屁股上就是飞起一脚,笑骂道:“管不好你那张破嘴,迟早倒霉!”

说完,我蹲下来盯着洛阳铲打出来的洞往里瞧了瞧,至少都进去一米半的样子,看了眼天色,便说:“抓紧时间挖吧,土质有点稀松,鹞子哥你和我来!”

忙活的时候,我心头一动,扭头问鹞子哥当初那些人捡到的金银有没有啥特点。

“明军的饷银!”

鹞子哥说:“四四方方的,就跟个碗儿似得,上面印着字儿呢,左边是足银,中间是地名,再然后是兵饷两个字儿,不少人挖到了,出的银子都不一样,有的是兵饷,有的是官银,还有民间的散碎银子,据说兵饷就出来了好几个地方的。”

我“哦”了一声,心里在暗自琢磨着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既然是明军的饷银,那这墓就是明末的了,不是清朝的。

张歆雅在一旁插嘴说这墓是不是刘光祚的,毕竟已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