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晋平公(十八)(第1/2 页)

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 92 字 2024-06-08 06:34:06

晋平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五三七年,春,鲁国人裁撤中军。

鲁国叔孙氏发生内乱。

楚国国君楚灵王派令尹薳罢与莫敖屈生前往晋国迎接晋女。

晋平公将女儿送到邢丘(晋邑,今天河南温县东)。

晋平公与郑简公在邢丘会见,子产跟随郑简公。

鲁国国君鲁昭公到晋国,从郊外慰劳到赠送财货,没有失礼的地方。

晋平公对女齐说,鲁侯不也很懂得礼吗?

女齐表示,鲁侯哪里懂得礼。

晋平公询问,为什么?从郊外慰劳到赠送财货,没有违背礼仪的地方,为什么不懂得礼呢?

女齐回答。这是仪式,不能说是礼。礼,是用来守护国家,推行政令,不失去民众的。如今政令在大夫私家,不能拿回来。有子家羁,不能任用。触犯大国的盟约,欺侮虐待小国。利用他人的危难,却不知道自己也有危难。公室的军队四分,民众依靠三家大夫生活。民心不在国君,国君却不考虑后果。作为国君,危难将要到他的身上,却不去忧虑他的地位。礼的根本与枝节,就在于这里,他却琐琐屑屑地急于学习礼仪。说他懂得礼,不也是距离很远吗?

晋国执政韩起前往楚国送女,叔向做他的副手。

郑国子皮、子太叔在索氏(郑邑,今河南荥阳北)慰劳他们。

子太叔对叔向说,楚王骄纵得太过分了,您还是警惕一些。

叔向表示,骄纵太过分是自身的灾祸,哪里能够波及到他人?只要奉献上我们的财礼,谨慎地保持我们的威仪,用信用守护,用礼仪来施行。开始恭敬而考虑结果,以后就都可以照办了。顺从却不失礼仪,恭敬却不失去威严,用先圣先贤的言辞来作为引导,以传统的法度加以奉行,以先王之事来加以考察,把两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加以衡量,楚王虽然骄纵,又能把我怎么样?

韩起与叔向到了楚国,楚灵王让大夫们上朝,表示,晋国,是我们的仇敌。如果能够达成我们的愿望,就不用顾虑其他了。如今他们来的人,是他们的上卿、上大夫。加入我让韩起担任阍人,让羊舌肸担任司官,这就足以羞辱晋国,我们也满足了愿望,可以吗?

楚国太宰薳启疆说,可以。如果有防备,为什么不行?羞辱一个匹夫还不能不作防备,何况是羞辱一个国家呢?因此圣王致力于推行礼仪,不想搞羞辱别人。朝见聘问有圭,宴享进见有璋,小国有述职的规定,大国有巡狩的制度。设置了几却不依靠,酒杯盛满了酒却不饮用,宴会的时候有上好的礼品,吃饭的时候有许多的菜肴,入境有郊外的慰劳,离开有赠送的财货,这都是礼仪的最高表现。国家的败亡,就是失去了这种常道,祸乱就会发生。

城濮之役(晋文公五年,即公元前六三二年),晋国得胜而没有防备楚国,因此在邲地打了败仗。邲之役(晋景公三年,即公元前五九七年),楚国得胜而没有防备晋国,因此在鄢陵打了败仗。自从鄢陵战役(晋厉公六年,即公元前五七五年)以来,晋国没有失去防备,而且对楚国礼仪有加,以和睦为重,因此楚国不能报复,而只能请求结亲。既然已经得到了姻亲的关系,又想要羞辱他们,来给自己招惹敌人,又怎么防备它呢?谁能够来承担责任?如果有这个人,羞辱他们是可以的。如果没有,君王还是考虑一下吧。晋国事奉君王,臣以为是可以的。要求得到诸侯,大家就都来了。要求姻亲就进奉女子,国君亲自送她,上卿与上大夫送到我国。如果还要羞辱他们,君王恐怕也要有所防备。不这样的话,怎么办呢?

韩起的下面,有赵成、中行吴、魏舒、范鞅、智盈(当时晋国六卿,三军之将佐);叔向的下面,有祁午、张趯、籍谈、女齐、梁丙、张骼、辅跞、苗贲皇,都是能够担任诸侯的人。韩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