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1/4 页)

长风几万里 苏景闲 82 字 2024-03-09 05:09:46

第63章

四月十七, 谢琢拿着调任书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卿亲自来迎,寒暄了两句后,就将谢琢引进了一个房间。

看着桌上堆着的卷宗, 大理寺卿自己也有些汗颜,想着, 谢琢本就年纪不大, 看着身体也不怎么好, 自己将人借过来,这头一天就推了这么多事务过去,似乎有点太欺负人了?

谢琢看出大理寺卿面上的惭色,主动道:“现在非常时,下官此番过来便是为了历练,自然应该从整理文书卷宗开始,若遇到问题,还少不得要找大人讨教一二。”

大理寺卿心想, 不愧是在御前行走的,说话就是中听, 又让小吏赶紧上杯茶来,这才赶去忙自己手上的公务了。

没过几天, 大理寺上下就发现,这次借调过来的人不仅没有添乱,整理刑狱文书效率高, 竟然还能帮忙复核洛京和各州递上来的案件,极少出错。

兼之谢琢与他们暂时没有利益纠葛, 一时间,大理寺中谁见了谢琢都笑容可掬。

侯英在一份复审完的案件卷宗上画押时,忍不住夸奖道:“谢侍读是怎么做到的?当初我入大理寺时, 以为复核案件不会很难,结果律令条文瀚如烟海,对着这些文书少不得一番手忙脚乱,大楚律令都要被我翻烂了。你才来半个月,竟然就已经有条不紊!”

“我不过是走了捷径罢了,律令二十几年都没有修改过,很多需要复核的案件判决都有前例可循,就像这个案子,与咸宁六年的魏季半夜被斫伤致死的案子很像,检法官都引了《刑统·贼盗律》谋杀条及《户婚律》,两相对照,就基本知道此案判决是否有疏漏。真论起对律令条文的熟悉程度,我远远不及。”

侯英知道大理寺卿寄予厚望,就盼着谢琢过来能帮上忙,因此给了谢琢不少已经核定的旧案卷宗用作参考,不过他不免咋舌——怪不得还未及冠就能高中探花,这记忆力可真是常人难以企及!

他感激道:“无论如何,有了谢侍读,我等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又抱怨,“前几个月天天都在官署里忙到半夜,以至我妻子都怀疑我是不是养了外室,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我来了大理寺,这些都是分内之事,自当竭尽所能。”

谢琢说完,又提到,“不过有一事要劳烦侯大人。”

他拿出一份卷宗,“这个案子乃是因抢夺家产而起的毒杀案,因此案有前情,我想去查阅旧档以作核定。”

侯英翻了翻谢琢递来的卷宗,见上面确实提到了十五年前的旧案,爽快地应允道:“存放旧档的地方除了大理寺官员外,外人无事不得进入,不过谢侍读如今算不得外人,我这就带你过去认认脸,下次你再要查旧档,做个登记就能进去了。”

谢琢感激道:“劳烦侯大人了。”

侯英笑着摆摆手:“这怎是劳烦?要是没有谢侍读,这么多卷宗文书,我们可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才能闲下来!”

而且,他已经听说谢琢有意来大理寺积攒资历,若此次借调中谢琢表现颇佳,说不定日后谢琢真的会成为他的上官。反正不管怎么看,现在打好关系总是没错的。

不止侯英这么想,大理寺下层的官员小吏都是这么想的,于是谢琢再去查阅旧档时,不仅只需画个押,门口的小吏还会上杯粗茶给他,谢琢推拒了两三次后,就受了这份好意。

又一日,谢琢到存放旧档的地方时,门口的小吏殷勤地寒暄道:“快到休沐日了,天气不错,谢侍读可要出城踏青?”

在纸上写下事由,谢琢回答:“应该会在家中翻翻律令条文,再熟悉熟悉。”

小吏双手接下墨笔,面上盛满了笑:“谢侍读还真是勤学克己,令我等钦佩!”

谢琢踏进门后,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