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第1/3 页)

距上次天幕已过一旬,各朝俱有动作,将豆类谷物茶籽坚果等翻来覆去折腾,略见成效,榨出些新油,历代油价皆往下沉了一二文。朱门绣户不以为意,贫苦人家却欢欣。

天幕也一如往日到来。

【初汉的刘盈讲完了,我们就可以把时间线一直拉到汉末了。魏蜀吴轰轰烈烈打了好些年,最后三家归晋给了司马氏,这段历史大家还挺熟的,毕竟有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嘛。虽说艺术加工部分很多,但也确实让大家熟悉了这一时代的大致走向。

很多历史穿越小说的主角发现自己一觉醒来穿到三国大魏阵营后,会先选择让曹操砍了司马懿,堪称新手村必做任务,认为这样David朝就无后顾之忧了,怎么说呢……没彻底解决问题。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晋朝开国史,也就是司马氏上位史哈。

司马懿其人,一开始是曹操征辟来的,当时他家有个“司马八达”的美名,兄弟八人在外经营得都挺好。曹操封魏王加九锡,给他安排了太子中庶子的官,辅佐曹丕,曹丕登基后他自然受到重用,慢慢升职了。】

罗贯中从书页里挣扎出来,他写三国只是小说戏言,居然也能名传后世。

笔墨之作能被列入四大名著,他不知该激动还是羞愧,只是想到自己写书时抱着满腔喜爱为诸葛丞相和刘皇叔添加的那些情节……希望天幕不要通向三国位面罢。

·

蜀地,诸葛亮莫名其妙打了个喷嚏,刘备同样,吴地的周瑜更是不知为何浑身发寒,与孙策说:“今年好似又冷了些。”

孙策耸肩:“还是挺暖和的,公瑾回去记得添衣。天幕说那《三国演义》,不知会不会有你我。”

周瑜笑了笑,并不在意。

东风要来了。

【曹丕去世,给儿子曹叡挑选的几个辅政大臣主要是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有人说就不该在这里用司马懿,但论曹丕的托孤对象,其实没啥大问题。

陈群,颍川陈氏的人,九品中正制主要推手之一,属于朝廷中清流人物代表,陈寿写其“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曹真曹休,曹操的养子和族子,和曹丕关系不错,看姓氏就能看出来是宗族代表,还是俩带兵打仗的,军事实权人物。

司马懿,河内司马氏,在曹丕一朝四处打工,从尚书到侍中,右仆射到抚军大将军,可以说是文职武职全都干,哪里有活哪里搬,本朝很好用的一个打工人。

就这个辅政大臣的结构来看,清流,宗室,军权,世家,各种因素还是比较平衡的,奈何大家都不太能活,或者司马懿太能活,到曹叡死的时候,他还在。】

曹丕不知该疑惑他挑选的托孤之臣全死了还是该疑惑司马懿活太长,曹叡也是,居然还没活到司马懿去世。他刚打好自己身后事的框架,还未往里填,便闻此噩耗。

长文是个文人也就罢了,子丹和文烈两个带兵的,看上去并无病痛,如何也早早离去?

他能放心把司马懿安置在托孤大臣中,自然相信曹叡能摁得住他,这儿子看上去也挺健康,怎么就活了这么点时间,莫非失去生母打击太大,以至于忧虑早亡……

·

未来的明帝也对着司马懿一张老脸倍感荒谬。

他对这几年的胡闹有数,心知自己活不了多久,但司马懿都老成这样了,居然还撑得住?

【曹叡个人玩政治是有一手的,上位不久就把曹真曹休司马懿调度来调度去,让能经手军事的这几个都在外奔波,陈群一个人对他造成的影响不太大,同时延续他爹的政策,削弱宗室。

然而他活得不够久。曹叡将死,“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