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历史周期律(第2/2 页)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可是历经了岁月,迷宫便大了,大树长起来了,千丝万缕皆有连系。

“陛下还请明言。”

于谦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巡查组就是一把刀,这把刀有朕,也有臣,帝国之根基在人,而百姓之根基,在地,如今骚乱四起,于尚书没想到什么吗?”

朱祁钰扬起嘴角反问。

而于谦低头开始思索,大堂内又再次沉默了下来。

许久之后,于谦才开口:“陛下所言臣知晓,民以食为天,陛下要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就必须革新,而巡查组,便是向内刮骨疗伤之刀。”

清查土地只是开始,而巡查组的意义并不在于一时,而是长久。

自我革新之艰难,和人的本性有关。

一个人要自我改变,却没有尝过改变的甜头,动力自然不足。

朱祁钰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其实朕也不知道是否可行,但是,朕若不做,大明与诸朝便无异,因而,朕总要做点什么。”

“取之于民,必然要用之于民,若哪天,税都收不上来了,那大明就完了。”

闻言,于谦也颇有感触,巡抚二十余年,于谦也看过很多。

于谦也意识到,圣人在怕人亡政息。

有着朱祁钰的提点,于谦想到了很多。

思绪打开之后,便开始不断延伸。

改制京营、募兵制、学校、巡查组等等,皆在他脑海中交织。

最后,他想到了算学。

虽然这不是一道简单的算学,但是这一直被科举所忽略的算学,似乎能更好的体现出问题的所在。

难怪,难怪圣人开办学校,总要问一下算学。

于谦的大脑飞速转动,不断往后推演,最后,依旧是一堵墙,一堵更加雄伟且坚实的墙。

“陛下,所言,臣知晓,但臣,不明白。”

面对着坚墙,于谦感慨道。

“你若能明白,改明儿,我就把你供起来,将你的雕像放在学校里,京城也给你立个牌。”

朱祁钰调侃着说道:“但是,问题知道了,总要解决。”

正说着,婢女前来通报,说:“赵燕求见。”

朱祁钰扬起眉毛,看向于谦,随后对婢女说道:“宣进来。”

闻言,于谦皱了皱眉,没有多说什么。

等赵燕带着一人进来,见到圣人,便行礼道:“民女赵燕拜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民女薛蓉儿拜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朕安。”

朱祁钰说道:“这就是你那姐妹?”

“回陛下,正是。”

赵燕低头说道。

朱祁钰想了想,女学生三百二十五人,再让陈凝香从女工中挑选最好的,算作是手工老师的话,如今也有五个了。

勉强的话,应该够。

“开个价吧!”

朱祁钰看向吴蓉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