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学生的差别(第2/2 页)

校的学生更加有优势。

日渐西斜,东阁的读卷官们,将考卷分好三等,随后通报圣人。

这段时间内,朱祁钰哪也没有去,就在文华殿处理公务。

兴安得到黄门通传,便告知圣人,道:“陛下,东阁阅卷完毕,该赐宴了。”

闻言,朱祁钰打了个哈欠,昨晚就没有睡好,今天又起了个大早,五部空出来的公务,自然就由皇帝顶上去。

“让人摆席吧。”

挥了挥手,朱祁钰下令说道。

读卷官宴是直接在文华殿举办,同时皇帝还要垂听读卷官选出的一甲试卷,朗读完毕,将试卷交给司礼监官,再由司礼监官将试卷放到御案之上,以便皇帝御览亲批。

这次的宴席,自然比昨天还要丰盛。

官员们先是在殿外等候,随后得到通传,才排队走入文华殿。

“诸卿辛苦了,餐食已经备好,君臣之间,边吃边谈。”

在官员们行礼之后,朱祁钰便开口说道。

“谢陛下赐宴。”

跪拜之后,官员才依品级入座。

众人并没有着急动筷子,而是走出三人,为王直、于谦和陈循。

三人手中各持一份试卷,以王直开头,道:“天命二年辛未科,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请圣阅……”

朱祁钰并没有多在意,该看的,他昨天已经看了,没什么可用的。

以大明科举制度,这才是生员开始养蛊的时候。

一甲三名,按照惯例,直接进翰林院授官职修撰、编修。

二甲进士若干,分到各部当主事,或是到地方做知州,大部分为六品官。

三甲同进士若干,为评事、中书、行人,或分到地方的做推官、知县。

其中,三甲最多,评事属于司法机关大理寺的法官,而中书便是内阁秘书,至于行人,是到各地册封、传达圣旨的人。

推官和知县就不用多说,这些人属于大明中基层管理人员。

也就是到了这段时间,生员才开始向官员发生蜕变。

如于谦,三甲第九十二名,属于倒车尾的行列,需要摸爬滚打二十余年,遇到土木堡之事,才有出头的机会。

穷尽一生,能站到圣人面前的机会,寥寥可数。

等三人读完选出来的一甲三名试卷,上呈皇帝,由皇帝排出状元、榜眼、探花。

直到这时,读卷官们还不知道这些人是谁,必须等到明天,所有考生信息填写于黄榜之上,他们才能知道。

等朱祁钰画好朱批,才开口道:“诸卿,国朝得材,皆凭明公,在此赐宴,开席。”

又过一日,长安左门,黄榜张贴,以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