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张巡(第1/3 页)

历史直播:疯狂投喂政哥 高呱呱 46 字 2024-03-19 08:23:01

“安史之乱爆发两年以后,安禄山之子率领十八万叛军,进攻睢阳,意图把控江淮漕运,切断大唐经济命脉。”

“西路军攻破潼关,占领长安。若东路军再攻破睢阳,占据江淮富庶之地,则大唐危矣。”

“此时,一个书生正在坚守东南门户,以数千人马抵抗数十万叛军近两年之久,整个东南赖以保全,为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奇功。”

“这个书生不是什么朝中重臣,也不是什么封疆大吏,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的名字叫张巡。”

“而当时睢阳守将张巡麾下,仅仅只有七千兵马。”

“可即便如此,张巡仍旧坚守数月之久,创造出古代城市保卫战的经典战例。”

“尽管最终张巡依旧失败,但他却成功拖住了整整十八万大军,并杀敌无数,将叛军力量削弱到极低的程度。”

“文天祥在《沁园春》中用为子死孝,为臣死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盛赞张巡。”

“可也有人说他违背人伦是吃人魔。”

“那这样一个立下奇功的人,为什么对其评价那么极端呢?本期讲一讲那一位争议很大的人——张巡。”

“当初开始了解张巡是在文言文练习题里,开始没有注解,有吃人的章节,我还以为是自己理解错了。”

“后来查了这详尽的故事,一下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没有他大唐的南方财富之地就没了。]

[张巡!!]

[代入一下当时真的好绝望]

[为张睢阳齿!]

吃……人?

李世民惊愕睁大眼睛。

虽说在乱世之中易子而食吃人也是常态,可这不是大唐的军队吗?他们的军粮呢?

言欢:“张巡为人正直,性格孤傲,不依附朝中权贵,严厉打击地方劣绅,因此得罪了不少高官,从政十余年,虽政绩显着,却一直未获升迁。”

“有人劝他走杨国忠的后门,可他却说:如今朝纲不振,何必在朝为官?”

“就因为这句话,他被再度下放,调为真源县令。”

“后来安禄山称帝后不久,派将领张通晤率军东侵,相继攻陷宋州、曹州等地,谯郡太守杨万石不战而降。”

“杨万石投降后,逼令张巡为长史,让他去接应叛军。”

“可张巡趁机起兵讨伐叛军,雍丘县令令狐潮投降叛军,雍丘被张巡拿下。”

“他率一万余人企图夺回雍丘,却被张巡的守军击败。”

“令狐潮不甘心,又带着四万多叛军再次兵临雍丘城下。

“叛军势众,雍丘城内人心惶惶。张巡对将领说:叛军知道我们人少,肯定会轻视我们,如果此时我们出其不意,主动出击,必能挫伤他们的锐气。”

“于是张巡让一千兵守城,自己则亲率一千余人出城突袭,打得叛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张巡率部历经三百余战,杀敌无数,令狐潮见获胜无望,只好撤退。张巡率兵追击,俘虏叛军两千多人,还差点活捉了令狐潮本人。”

[一届书生把各种兵法都用了一遍,是真的牛]

[谁能想到他是一个文官啊?]

[300余战?!]

[唐朝真的是很渊博,诗人都会舞剑,文官亦善兵法,文治武功确实是历史的顶点]

“……后来安庆绪弑父夺权,坐上了大燕国皇帝的位子,派部将尹子琦率精兵十三万进攻睢阳。”

“张巡留三千人守宁陵,亲率六千余人守睢阳。”

“在张巡的亲自督战和指挥下,六千多守军对抗十三万叛军,激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