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斗智斗勇 浮桥投石车(第1/2 页)

安营扎寨之后,贾诩开始跟麾下众将商议破敌之计。

“军师,我已观察过这澄河的情况,如今并非是汛期,河面有十余丈宽,澄河延绵数百里,从瑶州境内流入明州,最终进入塘州境内,想要绕行不现实,离我们大营不到五里处,有一座古丈桥,此桥宽三丈,横贯两岸,是附近唯一能够过河的位置。”

“对方已经调集了数十辆弩车,分列在澄河南岸,若是我们想要强行过桥,会有极大的伤亡。”

听完王平所言,贾诩点点头道:“强行从古丈桥渡河乃是下策,需要另想它法。”

梁兴此时站出来献计道:“军师,我对这澄河两岸的气候颇有了解,一旦开始下雨,这澄河上会升起浓重的雾气,我军可以提前打造浮桥,倒是趁着雾气渡河,方为上策。”

王彦章摇摇头道:“如今万里无云,艳阳高照,谁知道这雨什么时候下,我们二十万大军,若是一直被限制于北岸之地,也太过于被动了。”

一向少言寡语的杜预此时开口道:“可以用投石车来摧毁桥对岸的弩车,投石车有百丈射程,比起弩车来远上许多,如此一来,对方就不得不给我们秦军让出过桥之路,只要成功渡河,对方虽然人多,但也是不堪一击。”

贾诩双目一亮,拍板决定道:“立即调集全军携带的投石车,若是数量不够,就连夜打造,只要他们的弩车,威胁不到古丈桥,我们就可以强行渡河。”

秦军这边,开始加紧制造投石车,而河对岸的土司联军大营中,农至远眼见秦军果然不敢强行渡河,不由得对着格日勒恭维道:“将军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澄河犹如天堑一般,让秦军不得寸进。”

格日勒却摇摇头道:“这古丈桥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霜,却极为坚固,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否则,将这桥梁彻底毁掉,才算真正的高枕无忧。”

对于秦军来说,绕行到其他能够过河的桥梁处,至少需要七八十里,秦军一旦有此意图,格日勒反而可以趁秦军分兵之时,直接进攻秦军大营。

西南四州的土司们手上,压根就没有像样的军备,士兵们大多身穿藤甲,武器也是五花八门,这摆列在南岸的数十辆弩车,一部分是从城池中搜刮而来,还有一部分是西域大军携带而来。

格日勒心中隐隐有些担忧,一旦对方有投石车这种攻击距离远在弩车之上的利器,那么就会形势互换,而自己这边由于时间关系,手上并没有足够数量的投石车,若是对方想到了这个破绽,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渡河而来。

三日后,秦军这边已经准备了上百辆小型投石车,浩浩荡荡的来到古丈桥边,对岸的格日勒看到这个情况心中一凛,极为无奈的下令道:“全军后退,将弩车后移一里,让出古丈桥。\"

农志远疑惑不解道:“将军,为何要将弩车撤走,如此一来,秦军可就能直接过桥了。”

格日勒没好气的解释道:“对面的投石车一旦开始投放石块,轻而易举的就能将我们仅有的弩车砸的粉碎,与其如此,还不如将弩车撤走,守着桥边的平原,古丈桥上石阶林立,投石车无法过河,等到他们过桥而来,弩车还能够派上用场。”

农志高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这些土司家族,让他们玩玩心机,勾心斗角,一个个都是行家,到了真正打仗的时候,屁都不懂。

格日勒心中也极为窝火,自己这次前来,并没有带能够制作投石车的工匠,土司家族这边,也无人擅长,比起北庭的汉人,西域异族在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上,如同三岁稚童一般。

眼见对面的弩车以及守护弩车阵的士兵后撤,贾诩面色凝重道:“对方的临场应变能力非同小可,主动将弩车撤走,我们却无法携带投石车过河,一旦到了对岸河边的平原,我方大军就成了弩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