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命名草稿(第2/3 页)

断头刀 尚雍散人 38 字 2024-04-22 22:12:54

如若将它说明,真真能惊杀尔等。此刀乃是顺治爷御赐的宝物,刀锋上附有龙气。想当年我家先祖将其悬于腰际,南征北讨,杀人无算。刀锋过处犹如电光破空,砍头劈甲更胜削瓜切菜。用上土地庙的供桌怎么了?要说这还是土地爷托梦求我搬的,能接三分龙气儿,也是他的福份了。”

总之对于八旗子弟的那副腔调和一张酸脸,老百姓早就看的够了,于是再也没人愿意与他拗口,只是土地庙的老鼠跟绿豆蝇也尾追而至,见天儿在一块儿起腻。

至于那口刀,闲常便架在供桌之上,下面垫了一块土红色的方巾,半尺长的刀柄上用细绒绳坠着三枚铜钱儿,风一吹就叮当作响。老爷子还在刀的对面儿悬起了一面铜镜,说是刀锋太锐,务必用铜镜向回影射,否则杀气就能伤及路人。可对于一般人来说,这都是无稽之谈,大家伙儿下地干活儿,见天儿打这儿过,也没见谁被伤着一根汗毛,只有村尾的张屠户曾试过宝刀的锋芒,用它杀过一口年猪。

在麻三儿小的时候,他当然不明白什么叫做皇封御赐,却也知道他家这口刀来头不小。叵耐张屠户性子粗夯,不识高低贵贱,只晓得刀能杀猪,借去用了一次竟然用顺了手,第二次便又想来借。麻三儿他爹心中不快,但又怕得罪了屠户,到了年根儿没有猪肉吃,只好拉长了声调说:

“您总用宝刀杀猪,那就是糟践东西,若是犯了冲,损了我大清的武威,岂是儿戏的。”

张屠户鼠目寸光,眼睛只能看见肉案子,他才不管什么大清国的运数,只想着生意好做,硬是死气白咧的讨了去,可这一回就用出了事儿。后来听有人说,那口刀实在太快了,只轻轻一削就将整个儿猪头砍掉了,然而刀势却不减,连同底下的长条儿凳子一并给砍断了,还捎带脚儿削去了张屠户的半个脚掌,成了废人。

就在麻三儿长到十六岁的时候,他的爹娘便作了古,就剩下他独自一人支撑家业。家里并没给他留下什么像样的东西,仅有几间破屋,一副铺盖,还有那口刀。他只好四处打短工,吃百家饭,来填饱肚子。家里虽然穷,但“豆腐散了豆渣在”,祖宗的规矩却也不能坏,那就是关家的男丁在成人之后,都要举行个仪式将刀起了,起刀后便要学刀、用刀,凭着刀出去挣饭。可麻三儿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发愁,哪儿有钱举行什么仪式呢?而没有仪式,起刀便名不正言不顺,难以得到列祖列宗的护佑,一旦有了一差二错就连进祖坟的资格也没有了。为此他绞尽了脑汁,最后只好去求村里的神棍成瘸子,来帮这个忙了。

成瘸子只是个来闯关东的穷汉,因为走路有些跛脚,便被人唤做瘸子,至于他的腿是怎么伤的,到了后面自有详述,当下暂且不表。起先,他到村中只是要饭,待看到乡下人有些怕他,便信口胡诌,说自己在终南山上学过道法,可以呼风唤雨,拘神遣将,倘或哪家有妖鬼作祟,由他捉拿定是手到擒来。可时间长了,他的底细便被大家伙儿摸透了,这位爷不用说降妖捉怪,就连批八字儿都算高看他了,于是乎再没人肯买他的帐,他便只好继续讨饭为生了。

然而“一千人有一千种性格,一万人必有一万种打算”,村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对他看不上眼,麻三儿他家的老爷子就觉着这个“成大逛”是个能人。所谓“大逛”是东北老时年间对闲汉的蔑称,那会儿老爷子已经在衙门口有了差事,能时不常的弄回点儿花红赏银,日子便渐渐有了起色。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老爷子既然能吃的饱了,便有资格偶尔发发善心,于是在成瘸子要不到饭的时候,老爷子便给他弄些清淡的饭菜,而逢年过节甚至还能带挈他些炖猪肉和槽子糕。对于要饭的人而言,一块儿干饼也能成为救命粮,更何况好酒好菜呢。于是两人间便有了交情,还学着戏台上的样子捻土为炉,插草为香,拜了把子。若是按年龄排序的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