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三章 因由(第2/3 页)

断头刀 尚雍散人 38 字 2024-04-22 22:12:54

也没敢动手,直至离官府的管辖区域越来越远了,他们才逐渐摸清了六格格的底细,原来就是一从家中逃出来的“处儿”罢了,真个是“肥鱼冲上了沙滩,白捡呐”。

旧社会,那些从家中逃出来的女孩儿,十有八九是为了逃婚。因为家长、族长包办婚姻,甭管你愿意不愿意,便是死人,收了人家的彩礼,也得嫁喽。所以但凡有主见的姑娘,没一个愿意受父母约束的。然而九个逃婚出来的姑娘,又有八个刚刚出了门儿,便让人贩子拐了,稀里糊涂地被卖到了穷乡僻壤间,成了别人的媳妇,到那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如若直接被卖进了院子,在皮鞭威胁下接客,又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得认了命,苟活于世。

三个“牵绣球”的无赖,平日里尽干些“生孩子没屁眼儿的事儿”,都是能将良心夹在嘎吱窝里的货色,拐带涉世未深的六格格自是手到擒来。其中一个有点儿拳脚功夫的做了“风头”,留在路口,免得同道中人前来抢局儿;另一个长得歪瓜裂枣般的,装作痞子,哼着小曲儿,上前调戏。六格格毕竟是姑娘家,遇到了此种事,只能连跑带喊,高呼救命;恰在此时,一个颇有些浓眉大眼的人便装出一副英雄气概粉墨登场了,他先是三拳两脚间打跑了寻事儿的痞子,将六格格救下,便趁着姑娘对他稍有好感,赶紧套辞儿,摸底儿。

若说他们好不容易凑了这个局子,如此火急火燎地问,就不怕露了馅儿么?答案是,不问也露馅儿。此等人,天生的恶人恶相,即便想装好人也装不像,须趁姑娘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摸清底细,否则待人家回过味儿来,再想卖好儿,便不管用了。六格格自小长在深闺之中,虽然聪慧,却没有涉世的经验,方才已被吓得芳心乱跳,这会儿见遇着了“好人”,便迫不及待地将底细和盘托出了。

没等她将话说完,这个“牵绣球的”直接吓尿了裤子,心里边儿一个劲儿地叫苦,暗道:

“这哪是外财呀,这整个一刺猬,我说这几天眼皮怎么老跳呢,敢情原因在这儿呢。就这么个主儿,谁敢买呀,就是碰一下脑袋都得搬家。”

他急忙找了个借口,屁滚尿流地去找另外两人商量对策。另外两个听了,也有些发怵,一个道:

“哥几个,我看还是放手的好,就当是白玩一场,要不早晚得扎手。”

不料另外一个却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一听到嘴的鸭子要飞,当即便翻脸道:

“什么?放了。为了跟这处儿,咱废了多大的劲儿啊,连寡妇门都没功夫串了。再说了,她不是没人跟着吗?把她拐到外地去,一倒手少说也能挣四五百两银子,要不这活儿就算我一人儿的,将来你们可别后悔啊!”

经他如此撺掇,另外二人的胆子也壮起来了。他们合计再三,最终决定还是将六格格拐去海城最为稳妥,海城乃是他们的大本营,熟识的院子也多,还有洋人光顾,官面儿上是不敢管的,即便漏了蛛丝马迹,只要有洋人撑腰,无论如何也不会血本无归的。

三个人计较已定,再见着六格格,便露出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来,使出看家本领,一通的恐吓威胁,将六格格逼入一间破土地庙,关了起来。入夜,几个人又套了辆驴车,将六格格拉上,便奔了海城。

一路之上,三个人对六格格颇为殷勤,不但要吃给吃,而且要喝给喝,丝毫没有亏待。此并不是穷凶极恶的人贩子发了善心,而是要将拐来的姑娘侍弄好,如此才能卖个好价钱而已。他们这一路直奔海城,咱们且先按下不表,翻过头来再说奉天王府。那老王爷不过是一时想不开罢了,有些羞愤冲脑,并非真想将自己的宝贝女儿远嫁到西藏去,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姑娘依旧是刚毅的脾气,竟从众多的仆妇和兵丁的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了。听到禀报,老王爷冲冲大怒,当即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