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2章 玛丽安托瓦内特(第2/2 页)

其他有关个人私德的内容就明显被泼脏水了。

至于反对法国大革命,这个当然是真的,从历史上来说这是她唯一没有疑问的罪名,毕竟阻挡了历史潮流。

她从小接受的就是君权神授的思想,老妈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当了四十年的女大公生下来就和平民老百姓的世界隔绝。

要是一个政治嗅觉敏锐的优秀政客可能还权衡一下利弊,一个没有政治远见的小公主点头认可贵族和贫民生而平等……想想这就不可能,毕竟背叛自己阶级的只是少数人。

所以总结下来,玛丽·安托瓦内特本性上就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公主。她不仅具有奥地利人崇尚自然、正直、坦率而热情的个性。还受到她父母“一种在那个时代极不寻常的市民式的夫妇生活。”影响,习惯于自由随意、一切听其自然,而不喜欢一本正经、装腔作势。

她是一个在纯粹的人性意味上很完满的女人。社会性质的东西她不在乎,公主的义务王妃的责任政治家的素养等等等等都不在乎。

所以她付出了生命作为代价作为她30多年奢华人生的交换品,因此最后的那个结局也算是和她所作所为对应。

而她的一生也正好符合了传记作家茨威格在《断头皇后》中对于她被围困在杜伊勒宫时的那段描述。

“她意识到,命运对自己过于偏爱,她一路顺境,出身王室,成为王后,好运接踵而至,她没有为之付出丝毫努力。

长久以来,她一直以为,自己无需奋斗,有大臣臣民代劳,有大把金子出手,万事都可以一帆风顺,她毫不在意地享受了命运的种种赐予。

现在才发现,原来这样的赐予也不是不需要代价的。直到需要运用才智和能力来挽救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时,她才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空虚苍白,她不曾积攒任何与逆境斗争的力量。”

“她算不上坏人,把她处死是件悲剧,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听这位奥地利公主一生的故事后贞德说到,“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判处她死刑没有问题。”

毕竟贞德一直视自己为一名普通的法国人,所以代入老百姓的视角后贞德觉得像这样的王后被处决也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你说的没错。”梁恩点了点头,“不过看来玛丽安托瓦内特当年意识到情况不对后为逃亡做好了准备,所以我们才能这次找到这批藏在瑞士银行里的珠宝。”

“这些珠宝应该是玛丽安托瓦内特为自己未来的逃亡生涯准备的精品,放在那个年代应该非常值钱,更别说今天还有古董作为加成。”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个银行的确很厉害,如果放在普通的银行里面可能早都找不到了,不像这家银行能够保存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