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再升职(第1/4 页)

我妻薄情青青 青青绿萝裙 53927 字 2024-05-25 02:27:14

第267章 再升职

靖海侯听宣进宫, 发现?不止自己在?,杨、曹二人均在?, 兼之太监说, 陛下在?看关?于西北的?奏折,心?中便有了数。

但当他看见奏折的?内容时,老谋深算如他, 也难免惊喜交加。

惊是肯定?吃惊的?, 喜却也难以抑制。

原因无他,谁让程丹若是谢家的?儿媳呢。

靖海侯对儿媳的?要求不高也不低, 就两点:第一?, 作为媳妇, 打理好后宅;第二, 为自家带来一?门强有力的?姻亲。

前者?如老大媳妇朱氏, 她是老太太的?族亲,娘家弱了些,父亲不过一?个千户。但这么多年, 老大常年在?军营, 她没有埋怨过什么,自己这房的?事打理妥帖, 他还是比较认可的?。

后者?则如老二媳妇刘氏,刘巡抚蒸蒸日上,明?年大概就能调任回京城, 届时不管是都察院还是别处,都是大大的?门路。老四媳妇魏氏也一?样,刑部的?关?系是细水长流的?, 早晚用?得上。

程氏出身太低,若不是能和?子真先生有父女之名, 他是不会点头的?。进门后,她循规蹈矩,就慢慢上升到了类似朱氏的?期许。

当然了,靖海侯也偶有遗憾,以三郎的?样貌,原可以再说一?个更强力的?亲家。

比如两广总督张文华。

可惜,这门亲事被昌平侯说走了。

但等到程氏随老三上任,事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羊毛织衣这么大的?功劳与好处,就落在?谢家头上。这不只是银子的?事儿,更重要的?是名望。

说白了,亲家再强劲,也是亲家,有自己的?亲儿子,也未必只有一?个女婿。

但儿媳就不一?样了。

进谢家门,就是谢家的?人,好处实实在?在?落到自家门庭。因此,自去年开始,靖海侯心?里的?第一?儿媳,就已经是程氏。

此时此刻,靖海侯看到程丹若的?奏折,再看看布日固德的?人头,立即有了主意。

“程氏区区妇人,竟敢擅断军机,臣管教不严,请陛下降罪。”

靖海侯利索地下跪请罪。

曹次辅隐蔽地瞅他一?眼,帮这老狐狸翻译:我儿媳妇是个女人,干对了你们得嘉奖,干错了我看谁有脸计较。敢计较的?话,我就问问,该管事的?人在?哪里,先处置了他们再说。

杨首辅则压根没看他。

正?常人都知道,现?在?问罪程氏,后面?的?活谁来干?让太医院的?过去?这一?来一?回耽搁了,鞑靼真的?出兵攻打,谁担得起?罪责?

军费不要钱的?吗??蔡尚书累死累活,终于让国库有了点银子,一?动西北,几百万两没了。

贪军费也不是这么贪的?啊!

鞑靼可是打到过京城的?……

退一?万步说,程氏真有不妥,看在?谢玄英的?圣宠上,看在?靖海侯的?面?子上,处置人家,不就是得罪了他们?

开玩笑,程丹若又不占官员的?编制,不挡他们的?路,冒着?得罪人的?风险整她百害而无一?利。

反倒是聂总兵有点危险。

皇帝则没想那么多,叹口气,说道:“世恩起?来吧,不必如此。”

靖海侯名威,字世恩。他谢过皇帝的?宽恕,从容起?身。

“此事已成定?局,该怎么办,议一?议。”

皇帝发话。

室内一?片寂静。

杨首辅头一?个开口:“西北军费有限,不宜再开战事。”

自从和?平互市,皇帝就裁掉了宣大不少军费,让边将?继续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