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0(第1/3 页)

娇娘花 笑佳人 88 字 2024-02-18 22:33:02

===后记10===

下了一场雨, 第二天京城倒是凉快了些,赵宴平与孟昭父子俩一起骑匹马,朝皇城去了。

皇城乃京城重地, 百姓无事不可来此逗留, 若有大冤情,可过来敲响登闻鼓, 然后挨过二十大板后才可面圣诉冤,就算成功面圣,如果所谓的冤情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诉冤的百姓仍然要承受更严厉的责罚。

因此, 百姓们没事不会过来, 守在皇城外的侍卫们也不是吃素的。

今日距离皇城正门百步之外,却是站了一个四旬左右的妇人, 还有一对儿年轻的夫妻, 三人均穿绸缎衣裳,只是看着有些陈旧了。

凡是路过此地的官员, 都会看上两眼。

三人不安地低下头, 等官员们过去了, 他们再抬头。

赵宴平、孟昭父子骑马靠近了, 身后还有一些官员, 或是骑马, 或是乘车, 或是步行。

看见孟昭, 妇人眼睛一亮,朝女儿、女婿使个眼色, 突然就扑到了孟昭马前,跪下去道:“昭哥儿啊, 娘对不起你,这么多年明明知道你在赵家却不曾前来相认,可娘也是没办法啊,咱们家家境不好,你跟着赵大人能享荣华富贵,娘若认了你,你就要回家跟我们一起吃苦,与其那样,娘宁可你一直待在赵家,无忧无虑地做你的探花郎,呜呜呜……”

妇人一边哭,一边拿帕子抹眼睛,两个眼圈红红的,豆大的眼泪不停往下掉。

孟昭坐在马上,神色不变,一双手却攥紧了缰绳。

前后的官员听到妇人的话,渐渐都停了下来,好奇地打量那妇人。

赵宴平先跳下马,孟昭见了,这才跟着下了马。

“这位太太请起,有话咱们好好说。”

赵宴平面无表情地对那妇人道。

妇人在女儿女婿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泪眼模糊地先朝赵宴平福礼:“禀大人,民妇姓邹,乃昌盛街玉匣记东家王遇安之妻,昭哥儿正是我们王家的庶长子,当年因为我的疏忽流落到了外面。我愧为嫡母,本不想给昭哥儿添麻烦,可这两年家里生意不好,昭哥儿他爹欠了一屁股的债,被债主抓走了,债主说,如果今日天黑之前我们交不出一千两银子,就让我们去收尸,我实在没办法,只能来求昭哥儿。”

说完,邹氏又拿帕子抹了抹眼睛。

赵宴平看眼孟昭,对邹氏道:“夫人若不想哭,不必用辣椒水熏眼,稍有不慎可导致双目失明。”

邹氏脸色大变,一边将帕子缩回袖子里一边慌张地道:“没啊,大人您误会了,我,我……昭哥儿啊,你救救你爹吧,娘真是没有其他办法了才来找你的啊!”

自知帕子一事瞒不过赵宴平,邹氏重新跪到孟昭面前,嚎啕大哭起来。

孟昭脸色发白。

如果邹氏只说他是王家的孩子,他不会立即相信,但邹氏说他是庶长子,如此具体……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昭哥儿是王家的子嗣?”

赵宴平打断邹氏的哭声,直接问道。

邹氏当然有证据,看着孟昭道:“昭哥儿后背靠近左边肩胛骨的位置有块儿枣状的胎记,昭哥儿出生不久被送到了灵山寺下,他生母看着他被一对儿老农抱走才回来的,后来我去找老农打听,得知昭哥儿被江南水绣的女东家也就是赵夫人抱走了,这些都不算,您见见我丈夫,就知道他们俩是货真价实的父子,眉眼脸庞都一模一样!”

赵宴平暗暗握拳。

孟昭背后确实有那么一块儿胎记,孟昭从小由春竹照顾,这么多年家里能近身伺候孟昭的都是老人、忠仆,没事绝不会对外提及主子的隐秘,邹氏竟然能说出来,就算她提前与灵山寺下的两个老农打听过,还有孟昭与王遇安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