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8. 大宋反派(19)一更 大宋反派(19……(第2/3 页)

问王丞相,有何经天纬地之才?”

这话一出,要走的也不走了。刘娥抬头看过来了,赵祯坐着也不动弹了。四爷微微低头,嘴角微微翘起。

晏殊:“……”你这话问的,“不只是只有经天纬地之才者才能称为‘文’的。”

“或是王丞相慈惠爱民?故而以‘文’谥之?”桐桐说着,就看向这十几位大人:来!列举一个王钦若慈惠爱民的例子来?

刘美就皱眉道,“王相公自是慈惠爱民的。郡主年纪小,又生于房州长于房州,不知也情有可原。”

“刘大人说的慈惠爱民,指的是檀渊之战伊始,当时的王大人便主张迁都金陵,弃百姓于不顾么?”这是真的!当时仗才开始打,此人就说咱迁都吧,往金陵跑吧。因为此事,他曾被寇准弹劾,也因此被贬谪过。

>/>

如果这是一种仁慈的话,来!诸位谁来告诉我,是因为这般的‘慈惠爱民’,故而谥一‘文’么?

是不是你们做官的都以为人死了,朝廷不翻旧账,对你们就是一种仁慈呢?毕竟这不损害你们的利益,你们每个人都会死,死后都希望有哀荣,所以,就默许了这样的行为呢?

王曾皱眉,看向这位小郡主,说道,“给予‘文’自有我们的考量,郡主所指之事,确有之,但朝廷并未曾采纳,他也未曾真做了不慈不仁之事。因此,以心观人,不妥。论迹而言,昔年蜀地有贼寇,平定之后王相公曾出任安抚使。他所到之处,一一询问被羁押的囚犯,从死罪开始,依次减刑……此亦为‘仁’。”

桐桐的眼睛瞪的更大了,转脸看向晏殊,“先生,学生只觉得骇人听闻。律法之约束若是如此,其意义何在?若是恶得不到惩处,善何以张扬?若是为恶不用付出代价,如何能叫天下人不敢为恶。此若为‘仁’,他日若助长了为匪为盗的气焰,致使盗匪为祸一方,又该当如何?彼时,面对受害之人,可敢说一句‘仁’。”

等到满地盗匪,朝廷又该如何呢?梁山无好人呀,那不就是一窝子匪吗?

若是为匪为盗者,不给杀怕了,谁不顺心了就能占山为王了,天下还不得乱了?

她说着,就指向四爷:“县公亲眷皆被匪盗所害,若是被缉拿了的匪盗,也因种种缘故免于死罪,你们县公心气可能平?”

她就这么看着晏殊,目光灼灼,“您是先生,请您解学生心中之惑。”说着,就往后退了两步,长长一揖,再不言语。

事实上,从古至今,大赦天下,施恩给囚犯,这就是仁政。

晏殊想举例说给这位郡主听的,可嘴角翕动数次,都没有说出口。要说,这个事也不能今天说,说到底,这位郡主问的是:王钦若他配这个礼遇吗?

王钦若此人的作为又何止是郡主说的那些呢?

先帝一朝,最叫人诟病的其实是‘天书’!自从檀渊之盟之后,先帝就觉得他的功勋无与伦比。可其实呢,城下之盟就是一种耻辱。王钦若当时给先帝建议,说是封禅吧。檀渊之盟乃是神的旨意。

于是,王钦若就为先帝炮制‘天书’。朝廷花费巨大修建道场,修建好的那天,先帝果然就在道场里发现了‘天书’。于是,朝臣的俸禄涨了、大赦天下,囚犯全都减刑放出来了。打从那时候开始,先帝一朝都充斥着‘天书’。天下的官员、百姓都在逢迎。今儿,这里说黄河的水变的特别的清澈甘甜,这是预示着要出圣人呀。明儿那个马上就说,我们这里的山上,发现了数万株灵芝。

而后先帝还格外的配合,说是:朕做梦梦见了,果然是水清澈甘甜了。那灵芝瞧着也能收了,该收就收了吧。

之后再没结果了,反正也没有谁真的去尝一口黄河水,也没有谁见过采收上来的灵芝进献给先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