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创业者100不这么想(第2/4 页)

的就是为了匹配小康扩张之后的需求能力。这也造成小康帝都严重依赖徐欣调拨生鲜资源的局面。

然后春节期间生鲜赛道整体爆发,甘新买菜在市场中哪怕处于跟随态势,发展的也比预计的快。换言之供应能力超过200家零售门店,结果小康反倒趴窝了,这能行?于情于理甘新买菜也得把准备好的资源卖出去。

这就好像过年期间很多大饭店大品牌囤了N多菜,忽然之间没法搞了,只好摇身一变改行卖菜一样。

但是toB的生鲜,卖菜这事不是随便卖卖,不是搞成批发市场,肯定要和客户签协议的,然后带来一系列事端。

总之现在的局势就是甘新买菜必须开启一轮新的融资,否则现在的局面都维持不住,更不用说小康后面重新开始扩店的供货。

只听楚垣夕说:“当初我跟徐姐有君子协议,如果甘新买菜按照计划走,不超纲,然后能给别人供货的时候,我就给甘新买菜自由。我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但是该兑现的承诺我得兑现,从现在起你们可以自由的融资了。”

巴人+小康这个组合当初孵化甘新买菜时候签署过一些协议,其中有一些排他性条款,限制甘新买菜的发展。这个限制不是为了打压,而是为了甘新买菜不脱缰,能够同时做到服务于小康且自身蓬勃发展。在当时的时间点上,一生鲜和开门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当口,这个选择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补丁。

但是现在条件变了,一场巨大的特殊事件使得小康的发展出现颠簸,而生鲜更是和去年年底截然不同,敢叫日月换新天,两者的发展都和计划中大相径庭。

所以楚垣夕也没必要守着原先制定的条条框框不放,没必要。

(作者君写这段也很感慨,去年底挖空心思,想的条款突然就都不合适了……)

就像养孩子要学会适时的放手,等孩子成年了就要让他去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巴人孵化甘新买菜做的是个产业投资,孵化的目标并没有变,只是变化太快了,那为什么不给甘新买菜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呢?

就个人来说,杨亨和鲁茵正好赶上这股风浪,干的也算兢兢业业,不但没翻车还超标完成了任务,然后因为被楚垣夕拴着绳索,所以就毛都捞不到?同为创业者,将心比心也不太合适的样子。

再说自由的融资,无非意味着巴人放弃某些条款的使用权而已,又不是份额没了。

杨亨和鲁茵虽然被叫到帝都来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特别是刚跟徐欣聊过一会,但是这事徐欣说了不算啊,此时听楚垣夕亲口说出来,一个攥紧拳头,一个面色潮红。

“不用这样不用这样,无非就是提前了一点点而已。提前也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给小康供货,没外人我就直说了哈哈哈哈——”

楚垣夕发出一阵浪笑,而徐欣则平静的问:“杨亨,你后悔做toB吗?”

“不后悔啊,我又不是没干过,我知道toC多难。”杨亨说的非常坦然。徐欣有这个问题肯定是因为这段时间生鲜集体咸鱼翻身,其中toC翻的更剧烈,吃到的蛋糕更饱满,而toB就显得隔了一层。

鲁茵也跟着点头:“做toC,物流、现金流、用户运营等等等等,每一样都必须做好,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不行,还要烧钱。而且利润低,损耗高,现在跟以前相比无非就是市场被教育了,用户渗透率提升了,其实利润率是虚高的,等这段过去之后利润肯定还要掉回去。”

说到这她看了眼楚垣夕,然后一吐舌头:“跟便利店一样。”

楚垣夕心说我给你的自由过了火!你这种没见识过线上内容的才会觉得一样,你看我到时候一样不一样!

当然,他不能生这个气,至少不能表现出来自己小心眼,于是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