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我要淡定!(第2/4 页)

无非是亦步亦趋摸着石头过河罢了,但是外人觉得他很懂……

所以若是轻易作答,暴露出自己其实不特别懂IP,那岂不是人设都要散了?头可断,人设不能散!

最终,他说:“实际上战略上最值得反思的不是打法,而是战略目标的设立。我这两个公司,经常设立了一些从公司角度来说很有力的目标,但是到底符合不符合用户的利益?还有没有更符合用户利益的方式?这都是需要回归初心去考虑的,思索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愿意接受的又是什么,然后实现双赢。”

张铭看着这段话不禁陷入沉思……

这段时间不光外面出现大量注视的目光,巴人内部也是紧锣密鼓为上市做准备,比如说叶萍已经完成董秘培训,通过资格考试,开始着手组建IR部门。所谓IR就是投资者关系,负责信息披露以及和投资者的沟通。每家上市企业的官网都必须有“投资者关系”板块,这是标配,只不过一般没人看。

然鹅,这个部门实际上极为重要,即使对未上市企业也是一样的重要,重要到之前一直是楚垣夕自己把这个事情负责起来。不是他喜欢事事亲力亲为,而是上市之前需要面对的投资者少啊,往多了说百人量级。而上市前夕需要对接交易所和机构投资者,上市之后动辄十几万股东,更是只能聘请专业团队。

但是这个部门的成员招募上,叶萍和楚垣夕出现了分歧,因为通常来说这个行业都是招聘高学历海龟,最好是毕业于海外名校,给予高薪,这也是叶萍的招聘计划,而楚垣夕却感觉做巴人的IR需要的不是高学历,而是对各种新经济模式的专业性,或者具备强力的学习能力也可以。

一句话,他自己就不是什么高学历,更不是海龟,但是干巴人的IR肯定富富有余。

这个岗位的主要工作其实就两点,第一是管理投资者预期,注意舆情与股价。

这个做不好,在我大A股可能还没什么大事,但是在外面可不然。比如说投行对公司本季度的业绩预期非常低,公司也没有善加引导,连个财务电话会都不开,结果实际公布出来的业绩好太多了,市场是什么反应?

有可能大涨,但也有可能被人怀疑造假,而不是投行大傻X。用一句中学英语来描述叫做“too……to”,业绩太好了而不可信,总之股价大幅波动。

至于我大A股?投行大傻X不是共识吗?还有机构给予扇贝运动会的举办者买入评级呢,他们出的报告一般韭菜是不会去看的,所以反而没什么大事。

第二就是负责路演和公司开放日。

每当业绩发布前后都是IR非常忙碌的时间,需要密集安排路演回答投资者提问,平时还要为企业组织活动,邀请分析师和投资人代表到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这都是为了建立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关系,股票市场上信任为王,信心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大A股之所以屡败屡战十年不举,正是因为信心问题始终没有填补历史缺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R还有一个责任就是把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客观的传递给管理层,以确保管理层不要对投资者产生任何误判。

所以这事儿明显应该找懂人情世故的人嘛,楚垣夕对这个团队的定位是确保公司下限用的,做事细腻的人可以保证不会做出LOW穿底线的事情。名校海龟只能带来一个比较高的逼格,学习能力可能是优势,但是除非是归国打拼多年的那种真正的精英,否则水土不服是劣势。

不说别的,就国内的短视频业态最少领先全球几个代差,否则不会出现全球各个主要地区的短视频几乎都被国朝出海短视频所垄断的情况。这个出海潮,并不是只有Tik Tok,Likee等等追赶Tik Tok的产品也一样攻城略地。

这种新经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