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下套出招(第2/3 页)

部久待,则刘德威可以大用。尚书若有心干一番事业,刘德威更需要大用。至于如何用,就看尚书大人的本事了。瑀能帮尚书大人的不多,一切还需看尚书大人自己能不能掌控刑部尚书这个职位。”

说着萧瑀详细的给罗士信介绍了刑部尚书的权势任务。

李渊用人以亲疏论之,向来为人逅病,现任宰相真正有王佐宰辅之才的并不多,但萧瑀却是其中最有才华的一位。作为尚书右仆射,比他权重的唯有裴寂一人。裴寂固然是百官之首,干略却委实一般,尚书省的大多事情皆由萧瑀代为处理。

萧瑀也因此对于六部之事了如指掌,对于刑部的了解不会逊色于刘德威。

罗士信也听得极为认真,一点一点的记下来。

直至正午,萧瑀方才告辞离去。

罗士信从萧瑀口中了解到这刑部尚书的权值重要,为了避免刑部的权值过大,免得刑部成为司法机构的一言堂。从汉朝起便以御史台、大理寺外加刑部这三司法来分摊司法权值。

对于自己自身的职位重要,罗士信再一次得以体会。

“萧相走了?”刘德威一直暗中关注着罗士信与萧瑀。

屈突通让刘德威无心架空,身为刑部侍郎的刘德威便成了无冕的刑部尚书,以侍郎的职位行尚书的事务,也培养出了一众亲信。他的本意是自己继任刑部尚书之后,好好的大干一场,在自己的黄金年岁中干出一番大事,光耀门楣,名留青史。

他怎么也没想到势在必得的尚书位子,让一个年纪小他许多一个只有蛮劲勇力的小屁孩给抢去了:在他的印象中罗士信就是当初在裴仁基麾下的那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屁娃子,就算罗士信现在崛起了,成为了公认的大唐名将,刘德威依然有着很强的即视感,觉得就算罗士信在军事上大有长进,在司法上面也不可能有什么特长。

让一个小屁孩阻挡了前进的道路,刘德威心中自有怨气。

但想着屈突通,却也有了定计。

他要让罗士信知道,刑部不是他想坐稳就坐得稳的地方。没有专业的水准,刑部了呆不下去。

从接到上面任命罗士信为刑部尚书的时候,他便开始暗自筹划了。有屈突通这前车之鉴,刘德威几乎没有多做考虑,毫不犹豫的就拟定出一套详细的针对计划来。

屈突通最早当任刑部尚书的时候,刘德威还在大理寺学习,升为刑部侍郎对于屈突通这个上司也没有任何的不敬,将他挤掉并非是存心的,实在是屈突通的性格能力驾驭不了整个刑部,让他以能力挤掉的。能够挤掉屈突通便能挤掉罗士信。

刘德威的本意便是打算利用屈突通事件以孤立罗士信,让罗士信在刑部自己待不下去,如屈突通一样,申请调离刑部,但是萧瑀的出现却无形之中给了刘德威一个警示。

萧瑀是仅次裴寂的大唐次相,还是刑部的上司,他与罗士信的关系如此之好,孤立罗士信的办法明显是不能用了。固然刑部上下都服气他,但要刑部上下官员冒着得罪萧瑀的危险,对付罗士信,显然不会多少人会配合他的。而且万一事情传到了萧瑀耳中,对于他的前途也是一种影响。

一计不成,只能再施一计,让罗士信自己犯错,然后再如屈突通事件一样,他力挽狂澜解决事情。

萧瑀在,他不好行动,只有等萧瑀走了,他才能实施计划。

这一等就等了一个上午,等到的消息是罗士信与萧瑀相谈甚欢,甚至聚在一起吃了中饭。

一直到午时过后,刘德威才看见负责监视萧瑀、罗士信的官员顾明急冲冲的走进他的工作室。

这没等顾明开口,刘德威已经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

顾明跟刘德威一样,原来是大理寺的人。

刘德威在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