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2/4 页)

谈,“你应该也知道,贝利尔女士是在房间里被冻死的,周围没有冰块或者移动尸体的痕迹,如同被凭空冻死。”

“密斯卡托尼克大学跟侦探社的人说那是某种‘惩罚’,”让耸了耸肩,“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是信的哪门子的‘惩罚’。”

“……老夫建议你将书翻到第48页。”対整本书倒背如流的历史学家轻车熟路,不用看就知道哪一页写着什么故事。

让从善如流地将书翻到崔戈维指定的那一页。

“……余次日梦中惊醒,辰时过半,屋内唯余一人,寻同行者于隔间,唤同行者不醒,遂行进至同行者榻前,无声息,余心大乱,触之冰寒刺骨,观之面结白霜……”

让:……

[让:文言文?!]

[kp:対啊,1920年白话文还没有普遍使用。]

[让:280万字?]

[kp:対啊,你现在改主意要请求全部内容了吗?]

[让:……不了。]

法国人硬着头皮往下看,文言文在他以往的冒险经历中也不少见,毕竟中国国土那么大,不少有趣的遗迹藏在绵延群山跟地面之下,用的大多是文言文。

[kp:让文言文40 1D100=85 失败]

遗迹文言文跟怪谈文言文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让没有顺利解读整页内容。

博学的历史学家不知道让的困扰,自顾自地解说道:“那篇怪谈中描述的事件跟贝利尔女士的死亡非常相似,之后这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这座雪山可能是被某种我们所不知道的‘存在’掌控,那个‘存在’在雪山按照自己的方式判定生物能否在雪山生存下来。”

“作者认为是一个人的善恶,”崔戈维顿了顿,“‘同行者’死亡是因为他対怪谈主人公产生了杀意,后文有写他在主人公饭食里下毒,虽然犯罪没有成功,但那个‘存在’感应到了,所以提前掐断了罪恶的起点。”

“它是会读心不成?”让挑了挑眉毛,“纯主观判断善恶?但有杀意的何止它提前弄死的一两个,在这个没有法律警察的无法之地,每天都有人在被杀,别的不说,刚刚我们发现的那个实验室不就是残害了无数人命还好端端地在用现代科学没法解释的方法活蹦乱跳的嘛?”

崔戈维皱着眉头,将外表年龄凭空增添了二十岁,他缓缓摇头:“这不是怪谈的范围,是人类的领域。”

不知不觉,时间走过一个钟。

挂在墙壁上的时钟整点报时——“12点!12点了!午饭时间!”

让朝房间主人投去打趣的眼神:“希尔德先生也有这么活泼的时钟,真令人惊讶。”

“啊,”古板绅士不好意思地点头,“这是老夫学生为了防止老夫沉迷研究忽略进食送的时钟,盛情难却。”

“那我就不打扰了,”让拿起《雪山怪谈志异》,“我可以借阅一下这本书吗,看厚度,至少明天才能还来。”

“当然可以,这本书老夫已经记在脑海里,请随意。”

告别了大方的历史学家,让带着收获回到自己房间。

他不擅长文言文也不想读这么长的一本书,但这不是巧了嘛,他的同行者里刚好有脑袋灵光的中国人。

法国人肚子饿了,没打算自己亲自做点什么,而是去到A318,敲响了白石晴人的房门。

“叩叩叩叩”。

让记得,白石敦今天跟着硫克他们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白石晴人一人。

抱着某种暧昧颜色的幻想,在门内有应答之前,让站在门前整理了下自己仪表。

……门内没有动静。

是没有听见吗?

让伸手再次敲了敲门,用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