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大燕离王!(第2/3 页)

丈有余,当然,这个高度对武者来说,加了和没加完全一样,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让整座城池更加雄壮了,并没有多少的实质性作用。

但是论起宽度,眼前的燕山城比起凉山城要宽将近三倍,这也意味着,眼前的城池面积是凉山城的九倍,里面能容纳的百姓也是凉山城的九倍!

每一面城墙之上开着三扇大门,每一扇大门都宽大无比,能供四辆马车同时行走,论起气势来,远胜北境一众边城,无愧于都城的称谓。

而在陈宫面前,则是一众神色紧张的大燕士卒,还有三扇紧闭的大门!

一个个大燕士卒手持兵器,面色凝重的看着下面,甚至还有数百位弓箭手已经将羽箭搭在了弓上,随时准备射向下面一众使臣。

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气氛,陈宫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脸色异常的轻松,就好像是出来游山玩水一般,完全无视了城墙上面的一众士卒。

在陈宫的感应之中,整个大燕之中,只有城南有浓郁的清气升腾,能给陈宫带来威胁,剩下的,整个城池之中最强者,也就是十几个元罡境,而且有近半和最浓郁的那股清气在一起,显然是燕山书院的人。

整个燕山城,就燕山书院山长一位明心境强者,除了他之外,没有一个明心境,也没有一个真罡境大宗师。

而燕山书院的山长,和两位国师一样,都是来自于中州大虞的人,有着虞皇禁令在,不会插手大燕内部的争锋,现在的燕山城,对陈宫来说,没有丝毫的威胁!

甚至要是陈宫愿意,顷刻之间就能破开眼前的城门,直接杀入城中。

“陛下有旨,宣凉山王使臣陈宫觐见!”

一个尖细的声音在真元的加持之下传清晰的传到了陈宫的耳朵中,随着这道声音落下,城墙上面的士卒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暗自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紧闭的城门缓缓打开。

陈宫摇了摇头,带着一众锦衣卫策马进入城中。

让一众锦衣卫留在驿站之中,陈宫面色从容的走进了大燕的皇宫之中,直接无视了周围驻守的士卒,还有隐藏在暗处的一众强者,在修炼文道的陈宫眼中,大燕皇城完全相当于在自己的眼皮子下面,任何情况陈宫都一清二楚。

在这种全知全能的情况下,皇宫对陈宫来说完全就相当于自家的后花园,尤其是里面的所有人加起来都不是陈宫的对手,陈宫很难升起什么敬畏之心,有的只是淡定和从容。

一路走到大燕朝会大殿前面,门口的内侍刚要进去通报,却发现陈宫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打算,直接登上台阶,向着大殿内部走去。

几个内侍一愣,紧接着,一个机灵的内侍连忙高呼道:“凉山王使臣陈宫觐见!”

随着这一声高呼落下,大殿内部,仁宗皇帝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来着不善啊!

心中这个念头刚刚闪过,仁宗皇帝就看见一个面色沉稳,身穿儒袍的中年文人走进了宫殿之中,文人提拔身姿,双眼如同无尽的海洋一样深邃,周身散发着一股特殊的气质,浩瀚而又飘渺。

仿佛一座高大无比的大山一般,巍峨浩瀚,又仿佛清风一般飘渺随和。陈宫进来的瞬间,大殿内部所有人都明确的感受到了陈宫的强大,却没有感受到像武者一般的摄人威压!

一时间,一股忌惮以及羡慕之意出现在众人的心中,就连朝堂最前面的几位重臣也不例外,这可是明心境儒生,实力等同于真罡境大宗师但数量更加稀少的明心境儒生。

别说现在高手尽没的大燕,就算是大燕全盛之时,都只有山长这一位明心境儒生,还是从大虞来的,至今为止,大燕之中还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书生能突破到儒生境,如何不令众人忌惮而又羡慕!

陈宫完全忽视了周围一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