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立国大夏!定都长安!建元神武!(第2/3 页)

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原六部保留,但六部之中的职位需要调整,六部之中每部设立尚书一名,为正二品官职,下设左右侍郎,正三品官职。此三人为堂官,主管所属部门大小诸事,有权上朝议事!”

“三位堂官之下,每部设立郎中四位,皆为从四品官职,分管六部职司,郎中之下设立员外郎,为正六品官职,员外郎之下,设立七品主事,八品令史,九品书令史数名,具体数量根据各部事务详细设定!”

“于六部之上,设立文华阁,又名内阁,阁中设立首辅一职,正一品官职,次辅一名,从一品官职,大学士数名,从一品官职,学士数名,二品官职。”

“文华阁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于一身,总领六部,总理朝政,执掌天下政务。天下大小政事,皆需报于内阁处理,若是寻常小事,内阁可自行处理,若有大事发生,内阁大学士需进行披红,写明看法和处理方法,再奏报于朕。”

“另于内阁之中设立舍人一职,正八品官职,辅助阁中学士、大学生处理朝政,管理卷宗奏报,拟写奏折等事物。”

“文华阁舍人,居于宫城之中,一旦入选,永不可出阁,及冠之后,择宫女相嫁,此生不得出宫城,不得与外人接触!”

“令于六部之外,设立御史台,其中设立御史大夫一名,正二品官职,总管御史台,御史中丞两位,正三品官职,此三人为堂官,有权参与朝会,面圣奏事!”

“其下设立御史一职,负责稽查百官,无论文武官员,亦或者勋贵宗室皆在其监察范围之内,有闻风上奏之劝!御史分两级,一为正五品,一为正八品,两个级别的御史职责皆一样。”

“令于六部之外设立大理寺,专司司法、立法之事,负责修订我大夏律法,若有冤假错案,疑案悬案,则有大理寺出面审理。其中设立大理寺卿一位,正二品官职,总管大理寺一切事务。”

“大理少卿两位,一分管司法,一分管立法,皆为正三品官职,其下设立五品寺丞数位,七品司正数位,九品主簿数位。”

“令改大燕史馆为太史府,改大燕皇家乐府为太乐府,改太医院为太医府,合称为三府,其中主官分别为太史令,太乐令,太医令,此三人皆为正三品官职。”

“太史府之中设立史官一职,负责编撰我大夏史书,史官分二等,一为五品,二位八品,两阶官员职责相同,入太史府之人,能力弱、功劳寡者为八品,能力强功劳众者为五品。”

“太乐府之中设伶官一职,负责编排雅乐,谱写战歌,训练舞姬,用于祭司、国宴、国之大庆等重要场合,伶官分两等,一为五品,二位八品,划分方式和太史府史官一样。”

“但想入太乐府成为伶官之人,必须是乐道入门之人,引文气入体之人,修为不到儒生境,不得授予五品官职,太史府也要遵从此例。”

“太医府之中设立御医一职,负责治疗疾病,炼制丹药,御医分为四品和六品两等,御医之下设立医官一职,分为两等,一位七品,二为九品,只要负责炼制丹药,配置药材等。”

“改大燕护国府为供奉殿,供奉殿中设立殿主一名,副殿主一名,供奉数名,其中殿主为正一品,副殿主为从一品,供奉为正二品!”

“于供奉殿之下,设立龙虎堂,堂中设立堂主一人,由供奉殿供奉担任,其下设立龙虎二卫,龙卫为正三品,虎卫为正五品。”

顿了顿,楚江面无表情的扫过朝堂,威严的说道:“供奉殿和龙虎堂,不看功绩,不评资历,不论身份,只认修为!”

“通玄境为虎卫,元罡境、真罡境为龙卫,混元境可入供奉殿成为供奉,此修为不固定,日后会根据我大夏的发展进行调整。”

“另设立战神殿一职,用于收拢军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