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山长!(第2/2 页)

无力的喊道。

他陆鸣声天纵奇才,五岁启蒙,十年寒窗苦读,十一岁入文道,耳清目明,二十四岁过目不忘,二十八岁中进士,三十九岁目有神光,四十七岁文气至天灵。

只差一步,便能文气贯穿天灵,形成浩然气,进阶儒生。可惜,这一步太过艰辛,从四十七岁,到如今七十三岁,足足二十六年,他陆鸣声依旧停留在这一步。

没有进阶儒生,管他是耳清目明,过目不忘,还是目有神光,都挡不住武者一刀。

书生境,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这个境界!

“山长积累数年,有朝一日,定能堪破瓶颈,成就儒生!”一旁的徐子谦真诚的说道。

“老夫已到古稀之年,这辈子,怕是没希望了。”陆鸣声摇了摇头道。

“老夫已经尽力了,无力找回四方砚。我会传信于夫子,丢失四方砚之罪责,老夫一力承担。”

“十二文器,事关重大,关乎大燕安危,绝不可有失。本想借助朝廷的力量找回文器,各地府兵,还有镇武司,甚至就连凉山军都出动了,还是没找回来。”

“已经压下一个月了,不能在耽搁了。”陆鸣声怅然道。

一旁的徐子谦也是长长叹了一口气,事情终究还是发展到了最坏的结局。

十二文器,分布于大燕十二州,乃是燕山书院夫子亲自布置于各地书院之中,藏匿位置也只有夫子和各个书院的山长知晓。

一月之前被盗,山长自觉辜负夫子重托,并没有向燕山书院上报,想着自己借助整个凉山州的朝廷力量,将四方砚寻回,到时候再告诉夫子。

想法是好,只要找到四方砚,罪责不管轻与重,至少这位一生要强,从未负过他人的山长心中会好受一些。

可惜,整个凉山州全部动了起来,也没有找到四方砚。山长头上也多了一个遇事不报,延误时机的罪责。

徐子谦摇了摇头,山长终究不是官员,没看清这凉山州的形势啊,边关重地,掌握兵权的将军才是权力最大之人。

能悄无声息的偷走四方砚,出手的,怕是当地的大族。指望他们找回四方砚,那就是贼喊抓贼,绝无可能。